专家观点
蓝色金融作为绿色金融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延伸与创新,旨在通过多元化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支持涉海实体经济,正日益成为激活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蓝色金融融合了金融功能与蓝色特征,在引入金融“活水”润泽涉海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海洋产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09-22
头条
奥托昆普海洋与能源技术经理Rodrigo Signorelli将为大家介绍具有较高安全性, 可靠性的不锈钢和合金在海底的应用。其中包括Sanicro®35,可以使用在更为恶劣的环境中,且相比较Alloy 625,价格更便宜。
2023-07-31
海缆海洋新材料
一道新能源系统工程研究院与中广核新能源浙江分公司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提出了利用水陆两栖式光伏系统治理互花米草的新方法、新路径。该方法顺应了海上光伏与其他例如渔业、旅游、生态治理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降低了综合成本;也响应了自然资源部《关于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的通知》,简化了用海用地审批手续。一道研究院项目总经理陈铁军将为我们带来关于这个新思路的分享。
2023-07-25
海上光伏
在“双碳”目标和能源政策驱使下,我国政府和企业持续在开发新的清洁能源。而海洋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海洋清洁能源已成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最具潜力的能源形式之一。海上清洁能源包括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和海洋能等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海上环境恶劣,有着风大浪急、交变温差大、湿度盐度高、污损生物多等特点,因此对海上光伏的组件、材料、设备等要求相较陆上光伏更加严苛。对光伏组件、材料、设备等的高标准要求,使得海上光伏的度电成本居高不下,在各方的积极探索下,海上光伏与其他例如风电、渔业、旅游观光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成
2023-07-25
海上光伏
2022年年底,我国第一个开工建设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华润电力苍南1号海上风电项目正式投产。从2022年5月11日正式开工,到当年年底正式投运,200天左右的时间内,“苍南1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拿出了“华润速度”。
2023-07-25
海上风电项目
海洋滩涂主要指平均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沿海区域,即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间地带。所以,海洋滩涂既属于土地,又是沿海的组成部分,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过渡地带。我国东部沿海可用于建设光伏电站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只有少量荒地、山地、养殖塘和部分屋顶可供开发,且面积相对较小;而滩涂面积较大,无遮挡,日照时间比内陆长。利用闲置滩涂开发建设光伏电站可大大缓解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压力。
2023-07-20
滩涂光伏海洋新材料海洋防腐
“蓝碳”,究竟是个什么“碳”?在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中,宁波如何在“蓝碳”经济这片蓝海中抢跑?记者专访了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岸带科学与海洋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刘大海。目前,刘大海正在甬参加2023国际海洋经济与海商事服务论坛。
2023-07-20
海洋碳汇
2023年6月28日-29日,第八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迎陆博士代表李双成教授,在题为“海上风电的气候与生态环境效应”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我国关于海上风电研究成果在全球位居第一,然而,对海上风电生态环境效应关注较少,远不及欧美一些主要国家。这提示我们应该加大对于海上风电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
2023-07-11
海上风电
2023年6月28日-29日,第八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海域海岛环境科技研究院董事长徐伟在题为“中国海域开发的特点、风电用海政策及其沿革”的主题演讲 中,深入分析了中国海域开发利用的特点,以及风电用海政策的演变,并针对风电用海提出了六点建议:走向更远更深,实现融合发展,做到集中布局、集约利用,重视环境评估及跟踪监测,做好纳规前选址专题研究,及时开展风电用海补充论证。
2023-07-10
海上风电
当前,我国的海洋大数据基础能力有了一定积累,但跨业务、跨领域、跨部门和交叉学科融合的海洋大数据联合应用案例不多。与金融、商业、制造业、气象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相比,海洋大数据在技术体系、应用规模、价值效益方面还有差距。海洋大数据发展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在数据汇集管理方面,跨部门、跨领域的海洋数据尚未实现完全统一标准、汇集管理、协同处理;二是在数据共享方面,“数据孤岛”仍然存在,如何解决数据共享难题,避免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及资源的浪费是一个难题;三是在数据融合方面,海洋涉及的学科众多,将各学科融会贯通,突
2023-07-03
专家观点
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当前,浙江应抢抓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着力打造世界海洋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集聚世界一流海洋人才,扎实推进海洋强省建设。
2023-07-03
海洋强国
作为一名海洋领域科研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在以往的科研工作中,往往缺少调查研究,总是以项目为核心,能申请到什么项目就做什么方向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的规划,科研成果得不到持续积累,能够转化的成果少之又少。
2023-07-03
海洋强国
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网易财经、网易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2023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于6月19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智造复苏 惟实励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提供学术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卫星海洋遥感专家潘德炉先生在会上就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海洋这一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潘德炉表示,智慧海洋研究事关重大战略,事关国家利益,事关长远建设。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海洋环境预报预测研究,赋能智慧海洋,势在必行。在潘德炉看...
2023-06-27
智慧海洋海洋环境
日前,在由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三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上,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海洋风电技术中心施工技术组长赵辉从海上风电技术发展背景、华电重工施工技术及装备发展、深远海风电技术探讨与延伸三个方面阐述了未来海上风电施工吊装关键技术及装备升级方向。从赵辉阐述的内容来看,随着未来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的趋势,国内深远海风电尚面临着施工技术与装备双方面的升级需求。
2023-06-26
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海上风电技术
开发海洋一直是世界强国的核心战略目标,而海洋科技是推动海洋开发的第一生产力。建立强大的海洋战略科技力量,掌握科技创新主动权,已成为世界各海洋强国赢得海洋话语权的战略共识。
2023-06-20
专家观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海洋监测装备的有无、优劣,极大影响着经略海洋能否深入推进。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以下简称“海仪所”)研究员郑轶长期从事海洋声学、海洋监测、海洋信息工程等领域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制工作。近年来,他带领团队聚焦海洋核心仪器和高端传感器领域“卡脖子”难题,聚力创新,推动我国国产海洋监测装备迈向“高精尖”。
2023-06-15
海洋监测装备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