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十四五”收官在即,作为经济大省、海洋大省,广东在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领域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展望“十五五”,又将如何谋划新篇?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建斌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围绕耕地保护、海洋经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核心议题,系统解读广东自然资源领域的实践成果、经验启示与未来布局,展现自然资源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思路与担当。
11-10
头条
日前,在由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三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上,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海洋风电技术中心施工技术组长赵辉从海上风电技术发展背景、华电重工施工技术及装备发展、深远海风电技术探讨与延伸三个方面阐述了未来海上风电施工吊装关键技术及装备升级方向。从赵辉阐述的内容来看,随着未来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的趋势,国内深远海风电尚面临着施工技术与装备双方面的升级需求。
2023-06-26
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海上风电技术
开发海洋一直是世界强国的核心战略目标,而海洋科技是推动海洋开发的第一生产力。建立强大的海洋战略科技力量,掌握科技创新主动权,已成为世界各海洋强国赢得海洋话语权的战略共识。
2023-06-20
专家观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海洋监测装备的有无、优劣,极大影响着经略海洋能否深入推进。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以下简称“海仪所”)研究员郑轶长期从事海洋声学、海洋监测、海洋信息工程等领域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制工作。近年来,他带领团队聚焦海洋核心仪器和高端传感器领域“卡脖子”难题,聚力创新,推动我国国产海洋监测装备迈向“高精尖”。
2023-06-15
海洋监测装备
6月1日,2023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在京成功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主办,会议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推动发展绿色转型”为主题,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如何更好地推动能源革命、加快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邓建玲围绕“以系统观念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发表主旨演讲。
2023-06-14
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淡化海上能源岛
近年来,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加快向深海挺进、增储上产持续发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洋油气装备产业的进步。勠力攻坚,成果不断。这些年,一系列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担负地球物理探测、地质勘察、钻井作业、工程建设、安全保障和生产管理等职能的海洋油气装备先后投入使用。勘探开发方面,“海洋石油720”“海洋石油721”姊妹船最大作业水深达3000米,能高效、精确、大面积地进行三维地震采集作业。建造安装方面,我国已拥有包括“蓝鲸”号、“海洋石油201”在内的多艘起重、铺管作业船,最大起重能力达7500吨。生产设施方面,中国
2023-06-14
海洋装备油气勘探
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资源,海上风力发电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可大大减少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风机基础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承载能力高,沉降量小,因此适用范围广泛。风机基础直接与大直径装机相连,所处的海洋环境复杂,在波浪潮汐作用下会在桩基周围产生马蹄形漩涡和漩涡脱落,常常导致桩基周围土体受到冲刷。冲刷侵蚀作用影响其地基的稳定性,桩基受到微小变形即可引起上部风机的倾斜晃动,从而影响风机的正常运转。因此对海上风机冲刷进行监测,对评估风机基础稳定性与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3-06-13
海上风电海缆
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 看来,最有潜力的清洁能源宝库无疑是海洋。他和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器件——纳米摩擦发电机,使得海浪起浮等传统发电装置无法利用的低频动能,首次可以被转化为电。王中林表示,理论上,如果能大规模部署这一装置,那么只需相当于北京市面积的一片海域,就可以满足全国20%的用电量。
2023-06-13
海洋能源
目前,我国只有福建省达成“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其中,福建省连江县是依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对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15000t海带养殖增汇量进行认证与核算,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委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购入本次海洋碳汇的“蓝碳基金”,兴业银行再与厦门航空联合推出“碳中和机票”,旅客在购买机票时可自愿加购10元的“碳中和机票”,用以抵消飞行产生的碳排放。该笔碳汇交易,实现了从碳汇认证、评估、交易和碳中和过程。
2023-06-08
海洋碳汇
水域生态牧场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运用现代工程技术和管理模式,通过生境修复和人工增殖,在适宜的海洋及淡水水域构建的兼具环境保护、资源养护和渔业持续产出功能的生态系统。建设水域生态牧场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2023-06-06
海洋牧场
鲸落的生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对海洋牧场的发展大有裨益,动物尸体的人工外源性输入使得海洋牧场局部区域的营养物质得到迅速丰富,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然生产力提升速度慢的问题,也能够使海洋牧场生态系统得到快速构建。至今,海洋牧场、鲸落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也各自形成了理论体系。鉴于鲸落生态系统和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相辅相成等方面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进行探索性研究,其主要内容是将两者有机结合.
2023-06-05
海洋牧场
由于区域气候环境和结构设计体系的差异性,我国在海上风力机抗台风设计标准方面的研究仍然面临着重大挑战。虽然已经有不少研究者认识到了抗台风设计标准的重要性,但目前还没有较为系统的适用于国内海域的海上风力机抗台风设计标准。考虑到国内海域在没有台风风险的情况下可开发的海上风力潜力只占12%,同时并非所有海上风力潜力都具有经济竞争力。因此,制定适用于国内海域的海上风力机抗台风设计标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背景,本文从设计角度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现有设计标准对海上风力机抗台风安全性的适用性,旨在为我国南方和东南地区的海
2023-06-05
海上风电
海洋调查工作是开展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石,海洋调查装备更是进行海洋调查工作的必要技术手段。深入认知海洋科学奥秘、高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效保护海洋环境、有力维护海洋权益都离不开海洋科学的发展和海洋调查装备的支撑[1-3]。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大型海洋调查装备诸如无人水下缆控潜水器(Remote Operated Vehicle,ROV)、载人潜水器(Human Occupied Vehicle,HOV)、水下自主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水下滑翔机(Un
2023-06-05
海洋装备
《求是》2023年第11期刊发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王广华 署名文章《坚定不移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王广华在文中指出: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要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不断提高土地、矿产、海洋、林草等各类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海域资源市场化出让比例,推动建立低效用海退出机制。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持续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以“中国山水工程”为引领,
2023-06-02
海洋生态
在日前举行的大湾区科学论坛海洋科学分论坛之“广州海洋强市创新发展专场”(以下简称“论坛”)上,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海洋局)局长、教授级高工邓毛颖在主旨报告环节做了探讨分享,他将广州千年商都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广州海洋强市建设的优势娓娓道来,并从学术讨论的视角提出广州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三大策略建议。
2023-06-01
海洋经济
首届中国双碳技术大会暨第四届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恳谈会5月27日在山东济南开幕,吸引了1000余名专家、院士、行业翘楚参会。大会聚焦国家双碳战略,把脉问诊双碳技术难题,推动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促进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元元在致辞中表示,双碳涉及国民经济全行业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双碳任务,就必须加快电力、化工、冶金、建材、交通等传统行业的绿色发展,着力推动绿色能源技术的快速崛起,加大支持新...
2023-05-30
双碳海上风电项目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