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专家观点

海上风电如何突破“用海打架”困局?

海上风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海上风电既能带动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链的繁荣,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又可调整优化沿海地区能源结构,同时有助于缓解全球变暖问题,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用海规模不断扩大,近岸海域可开发利用资源趋于饱和,不同行业用海矛盾日益加剧,海上风电亟需突破“用海打架”困局。 04-29  
头条

史立山:感恩伟大的时代

2023年2月26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在北京举办“2023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会上给我颁发了“中国风能人·杰出贡献人物”,以表彰我过去对推动风电发展所做的工作。风电界老专家施鹏飞在会上宣读的颁奖词为:“构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法制基石,启动风电大规模开发的政策引擎,完善行业市场化运行的规则机制,践行创新进取勇担当的核心价值。二十载,无惧青丝成雪,布局谋篇,指引风能人前行方向。回望眼,笑看碧水青山,八千里路,见证新能源星火燎原。” 听到风能专业委员会的誉美之词,心中无限感慨, 2023-05-08 海上风电

海洋钛合金材料应用与发展交流会顺利举行

4月20日,海洋钛合金材料应用与发展交流会在陕西省宝鸡市举行,来自武汉、洛阳、天津等地的专家分别从自身研发领域,共同探讨海洋钛合金材料的应用前景。会议由宝钛集团研究院副院长王小翔主持。宝鸡市科技局局长高峰在致辞中表示,海洋钛合金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探索海洋科学的重要支撑,相信在海洋应用方面,钛合金一定大有作为。 2023-05-06 海洋新材料海水淡化海洋装备海上油气

海洋工程科技前沿进展与创新实践学术讲堂召开

海上基础设施与海工装备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能源的核心支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海洋治理的重要基础。5月5日上午9时,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讲堂,以“海洋工程科技前沿进展与创新实践”为主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海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海洋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与挑战、海洋工程科技前沿进展和技术需求等方面作报告。 2023-05-06 海工装备海洋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龙德:我国油气产业的低碳转型与创新发展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我国海洋油气可采资源量分别占全国总资源量的33%和35%,三分天下有其一。近海深层大中型油气田成藏理论与技术,远海深水油气成烃、成储、成藏机理研究,海上稠油及低渗储量动用与近海油气持续规模增储上产,深海自主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助力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取得新成果。 2023-05-05 油气勘探海上油气

论目的手段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的实践路径

海洋问题历来是影响国家兴衰的重大战略问题。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既是近代中国有海无防历史教训的汲取,也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迫切需要, 不仅要以战略眼光统筹谋划、精心设计,还要脚踏实地、具体落实,否则就只能是“目标热、方法盲”了。可以确切地说,海洋强国战略是个有机的整体,包含诸多方面相互联系的构成要素,根据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规律,善于学会“弹钢琴”,在海洋战略实践中把握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一般和重点的关系,张弛有度、徐徐渐进地权衡利害得失,以便能够作出最为有利、最为可行的路径抉择。 2023-05-04 海洋强国海洋生态海洋能源海洋经济

普华永道张立钧: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3R理念”出发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声 第4期,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及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张立钧建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他认为,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3R理念”出发,一是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二是减少污染排放;三是通过技术创新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循环利用。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在海事仲裁、金融服务等领域加强与香港、澳门的合作,不断提升“软实力”。 2023-04-27 海洋能源

技术进展 | 王宁等:海洋生态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海洋生态在线监测是以自动分析仪器或传感器为核心,结合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专用分析软件和信息通讯网络组成的可以实时自动获取监测数据,并自动远程传输至应用终端,通过专用软件可自动实现生态预警和信息产品制作,服务于海洋生态预警和管理的技术手段。 2023-04-27 海洋生态

陈瑶 :国内首座设备功能舱组合式海上升压站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

2023年2月24日-26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组织的“(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工程院电气室主任陈瑶作题为《国内首座设备功能舱组合式海上升压站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报告,征得陈瑶女士同意,特此分享! 2023-04-26 海上升压站海上风电技术

道达尔能源杨嘉园:海上风电(漂浮式)基于数字孪生的健康监测与检测管理

2023年2月24日-26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组织的“(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道达尔能源海上风电高级技术经理杨嘉园作题为《海上风电(漂浮式)基于数字孪生的健康监测与检测管理》报告,征得杨嘉园先生同意,特此分享! 2023-04-26 漂浮式海上风电

贾卫列: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贾卫列——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布达佩斯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心研究员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将氢能定位为国家能源系统的重要部分。为此,中国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使用氢能的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的目标,并将在公交车和物流等领域普及氢燃料电池车。中国还提出,在氢能领域推动国际合作,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西班牙《阿贝... 2023-04-25 海上能源岛一带一路

王利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增强行业内生发展动力

●提升石油石化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需深刻把握安全与发展、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国内与国外四对关系。●加快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协调联动,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储备体系,增强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业务,积极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推动能源领域双边和多边合作,优化资源进口和海外油气资源的战略布局,实现存量优化、增量突破。●持续深化改革,增强行业内生发展动力,努力向社... 2023-04-24 油气勘探碳达峰碳中和

江苏金风科技海工物流及船舶技术工程师王菲:《海上风电运维交通技术应用分享》

2023年2月24日-26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组织的“(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海工物流及船舶技术工程师王菲作题为《海上风电运维交通技术应用分享》报告,征得王菲先生同意,特此分享! 2023-04-23 海上风电运维

从国家利益到全人类共同利益演进下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发展趋势与中国机遇

经过多年谈判,《公约》作为首部专门针对海洋的综合性国际条约,终于得以通过。《公约》通过建立法律秩序来保障人类在海洋中的利益,为海洋综合治理提供了基石。 有必要指出,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能够触及的海洋范围不断扩大,气候变化共同应对、国际海底资源开发、公海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与人类命运的联系愈发密切,呈现出一种从国家利益到全人类共同利益演进下的《公约》发展基调。 2023-04-22 专家观点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直流所工程和产业化室主任邹常跃: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振荡风险分析与抑制

为促进新形势下海上风电技术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海上风电技术专委会于2023年4月8日在福建厦门召开第一届“海上风电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暨2023年专委会学术年会。会议主题为“海纳百川 风驱未来”。会上,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直流所工程和产业化室主任邹常跃作了题为“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振荡风险分析与抑制”的报告,经专家本人授权,与大家分享。 2023-04-17 海上风电技术

深海开发的海洋环境保障需求、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为建立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要发展“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等领域的战略高新技术。深海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新领域,是开展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的新场所,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领域。对于深海的定义,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界定,海洋生物领域一般定义为200 m,海洋工程及资源勘探开发领域一般定义为1000 m。从人类探索海洋的长远角度考虑,本研究认为深海问题研究应聚焦1000 m以深的海域。 2023-04-17 专家观点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