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专家观点

以海洋城市大脑为核心,布局海上新基建

海洋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 “蓝色引擎”,单一城市的智能升级已难以适配复杂的海洋系统治理需求。以“海洋城市大脑+海上算力中心+海上数据中心+海上新能源”为核心的协同体系,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集成创新,更是重构海洋治理格局、激活蓝色经济的制度性突破。这一体系超越城市边界,以公共基础设施为锚点,通过场景创新释放乘数效应,为全球海洋数字化转型提供“陆海统筹、虚实融合、绿色驱动”的新范式。 08-13  
头条

新华网专访水电总院院长李昇:绿电赋能 加快推进海上新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11月21日,由国家能源局、江苏省人民政府指导,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欧盟商会和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在江苏盐城成功召开。期间,新华网记者就相关问题对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进行专访。 2023-11-22 海洋能源海上光伏海上能源岛漂浮式海上风电

“蓝色引擎”持续发力——2023年前三季度海洋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今年前三季度,在扩内需、提信心、防风险等政策作用下,国内需求持续释放,涉海经营主体信心不断提振,海洋经济主要指标回升向好。 2023-11-21 海洋经济海洋装备海洋资源

远景能源风机产品首席专家高猛博士:《海上风电机组可靠性保证实践与思考》

伴随海上风电大型化、深远海发展趋势,单台机组性能对风场运营效益的影响越来越大,对风电可靠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11月16日,远景能源风机产品首席专家高猛博士在2023第六届亚洲海洋风能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海上风电机组可靠性保证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演讲。高猛指出,可靠性提升任重而道远,远景一直在发展中实践与探索,呼吁全行业共同努力,携手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2023-11-17 海上风电海上风电机组

关于海洋能源绿色转型的思考

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和“双碳”目标引领下,海洋能源资源绿色开发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国际海洋竞争的核心环节。海洋油气开发技术创新对于保障全球能源供给战略意义重大;海洋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创新对实现“双碳”目标、能源转型现实意义重大;大洋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科技创新对清洁能源储能等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实现海洋能源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利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3-11-14 深海勘探海上风电海洋监测海洋经济海洋能源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何广顺:以更大力度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党全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再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系统部署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系统谋划和更大力度 2023-11-14 海洋生态

黄中立,​陈明佳:对现代海洋牧场的认识和思考

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使海域生态受损、环境恶化、资源衰退, 其产量遇到瓶颈且无法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急需能够在保护生态、涵养资源的同时,持续健康发展海洋渔业。因此在 粮食安全、环保要求、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应运而生。 2023-11-13 海洋牧场

海洋强国战略论坛三亚开幕 院士建言加强海洋科技根基

第十一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8日在海南三亚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在大会报告中表示,中国的海洋科技根基相对较为薄弱,需要打通政府、资金、企业的链条,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建设海洋强国。11月8日,第十一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在海南三亚开幕。张月和 摄本届论坛由中国海洋学会、三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海洋强国战略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深海、深空、深地’海洋科学技术与装备设备优先发展方向,专家及企业家们在为期3天... 2023-11-09 海洋强国

开展可持续利用海洋的国际合作——专访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潘新春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海洋合作专题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10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共同努力,推动全球范围内形成高水平、深层次的海洋合作,惠及共建国家,彰显了人类社会对海洋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记者就如何把“一带一路”海洋合作推向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采访了参会专家,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潘新春。 2023-11-03 海洋经济海洋生态海洋资源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红生研究员:海洋牧场3.0阶段呼之欲出,全域型水域生态牧场即将到来!

在大家的印象中,陆地牧场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一处处场景,是由金色麦田组成的一望无际的画面。而杨红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20多年来,他带领的科研团队一直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牧场”,他们的研究让渔民有了稳定的收益,让浑浊的近海变得蔚蓝,让海产品价格变得亲民,让老百姓餐桌上的海产品变得更丰富更健康。 2023-11-01 海洋牧场

我国应将海洋碳汇议题纳入“一带一路”建设之中!海洋碳汇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健全完善我国海洋碳汇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议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使得海洋碳汇在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更加清晰,成为衔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环节。结合调研分析,我们发现海洋碳汇在我国发展取得一些成果:一是海洋碳汇的制度建设不断推进。2015年起,我国启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对海洋碳汇建设的要求开始出现在国家级政策体系中。《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文件对海洋碳汇建设作出指导。 2023-10-31 海洋碳汇碳达峰碳中和一带一路

王军成等:海洋资料浮标姿态信息测量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受海浪、风、海流等的影响,海洋资料浮标(简称浮标)海上工作时会产生多个自由度的复杂运动,对浮标及其搭载测量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产生影响,也将会导致海洋环境参数实时测量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误差。浮标姿态测量,是认识浮标海上工作时运动状态的重要信息来源,关系着浮标研发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及随波性设计,关系到风、浪、流等观测数据的姿态精准校正和运动补偿,是海洋资料浮标高准确度参数测量的重要关键技术,越来越受到海洋资料浮标研究设计者的重视。与陆地姿态测量技术相比,海洋资料浮标的海上工作环境和测量方式对姿态测量技术提 2023-10-31 海洋观测

专访 | 海洋油气田低碳转型需“三管齐下”

推动能源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开发利用是关键一环。聚焦海洋油气田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增储上产的同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未来,又将如何实施绿色发展跨越工程?中能传媒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海油副总地质师兼中海油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研究总院”)院长米立军。 2023-10-26 海上油气田岸电入海 碳捕捉封存海洋碳汇中国海油

风资源技术论坛成功举办:共享海上创新风资源评估成果

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在17日上午召开的风资源技术论坛上,来自行业内从事风资源技术工作的开发商、整机制造商、第三方及研究机构等诸多同仁深入探讨和交流,共同围绕沙戈荒与大基地开发、海上风资源评估等方面展开创新解决方案研讨。本次论坛由鉴衡认证中心风能研究院院长蔡继峰、北京瑞科同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军、协和新能源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兼技术支持部总经理梁会森主持。 2023-10-19 海上风电深远海风电

“风起五十年”主题论坛,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代表各抒己见

2023年10月16日-20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在高峰对话“风起五十年”主题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代表各抒己见。 2023-10-17 海上风电

张传卫董事长出席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开幕式,并在“风起五十年”高峰论坛发言

10月16日,全球顶级风电行业盛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的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京开幕。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出席开幕式并在“风起五十年”高峰论坛发言。 2023-10-17 海上风电机组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