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专家观点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胡建斌:打造海上新广东是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新动能的重要路径

“十四五”收官在即,作为经济大省、海洋大省,广东在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领域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展望“十五五”,又将如何谋划新篇?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建斌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围绕耕地保护、海洋经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核心议题,系统解读广东自然资源领域的实践成果、经验启示与未来布局,展现自然资源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思路与担当。 11-10  
头条

发展海上风电是大势所趋,融合发展成为未来海上风电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不断优化能源结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以风能为主的清洁能源成为政策发力点和重要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双碳”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的指引下,开发海上风电是我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 2023-04-13 海上风电

中海油研究总院董事长米立军:深远海风电技术发展现状与思考

研究总院董事长、总经理米立军应邀在大会首日主论坛作了题为“深远海风电技术发展现状与思考”的专题报告,对我国海洋能源工程技术发展现状、深水油气工程技术与深远海风电技术融合发展进行了介绍与分析;针对深远海漂浮式风电特别是我国现阶段漂浮式风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发展挑战、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与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探讨。 2023-04-13 深远海风电海上风电技术中国海油海洋强国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促进中国软实力提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既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为指引,也要为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服务。 应该把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作为建设海洋强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不能缺少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随着软实力重要性的愈发提升,文化建设与海洋经济、军事实力建设是同等重要的。就其对内对外吸引力和凝聚力而言,海洋文化建设更重要。 2023-04-11 海洋强国

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司长柯昶 :以美丽海湾建设为统领,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柯昶: 海洋生态环境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六个必须坚持”,扎实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加强陆海统筹、综合施治,以美丽海湾建设为统领,抓细抓实《“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等贯彻落实,协同抓好依法治海、监督管理、风险防范、能力建设等工作,积极参与全球海洋生态 2023-04-11 海洋生态海洋牧场

徐政:海上风电送出的八种典型方案及其关键技术问题

2023年4月8日,第一届“海上风电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暨202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海上风电技术专委会学术年会在厦门召开。会议主题为“海纳百川 风驱未来”。《中国电力》杂志社作为支持单位之一,全程跟踪了会议论坛报告发布。会上,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电力》编委徐政做了题为“海上风电送出的八种典型方案及其关键技术问题”的报告 ,本刊征得专家同意,与大家分享。 2023-04-10 海洋输电技术

迟永宁教授: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送出的关键技术及国际标准工作进展

2023年4月8日,第一届“海上风电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暨202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海上风电技术专委会学术年会在厦门召开。会议主题为“海纳百川 风驱未来”。《中国电力》杂志社作为支持单位之一,全程跟踪了会议论坛报告发布。会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系统碳中和研究中心书记、副主任迟永宁 教授做了题为“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送出的关键技术及国际标准工作进展 ”的报告 ,本刊征得专家同意,与大家分享。 2023-04-10 海上风电技术

王伟胜: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仿真与试验技术

为促进新形势下海上风电技术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海上风电技术专委会于2023年4月8日在福建厦门召开第一届“海上风电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暨2023年专委会学术年会。会议主题为“海纳百川 风驱未来”。会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伟胜作了题为“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仿真与试验技术”的报告 ,经专家本人授权,与大家分享。 2023-04-10 海上风电海上风电机组

王满昌:乘风破浪,再谋新篇

这一年,我们创新引领,研制成功H260-18MW海上风电机组,再次刷新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全球纪录;国内首台深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作为党的二十大献礼工程,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165米级钢混塔筒批量应用,海上单桩基础一体化设计能力取得新突破;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外设立9项开放基金项目,其中2项项目分别为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重大专项等项目立项打下坚实基础。 2023-04-07 海上风电机组海洋装备

我国石化企业绿色转型的措施研究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实现低碳发展,仍然需要提高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比例,石油石化行业直面挑战和机遇。为此,本文重点结合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自身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以期推动实现石油石化行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背景下,加快推进我国石油石化产业转型的措施推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加速布局太阳能、风能、地热、氢能等新能源、可... 2023-04-07 双碳 碳捕捉封存可再生能源深远海风电

海域海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李胜副总裁: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特点及新能源用海政策和策略

海域海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李胜副总裁在海上风电分论坛上以“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特点及新能源用海政策和策略”为题作主旨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及开发特点、我国新能源用海管理的主要制度、新能源用海申请流程及开发案例、新能源用海的主要建议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2023-04-06 海洋能源漂浮式光伏

杨红生:《数字赋能促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

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牧场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原副所长杨红生看来,“现代海洋牧场是我国海洋牧场发展的重要跨越,是我国渔业发展模式和业态的新赛道,现代海洋牧场建设亟需数字赋能。”3月27日,在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圳理工大学(筹)举办的年度战略规划会上,杨红生受邀出席,并以《数字赋能促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为题进行了主题报告。 2023-04-06 海洋牧场波浪能海上风电海上光伏

安博文 | 海上风电场光纤复合海底电缆在线监测系统设计规范及案例分享

2023年2月24日-26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组织的“(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上海海事大学教授、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博文作题为《海上风电场光纤复合海底电缆在线监测系统设计规范及案例分享》报告,征得安博文先生同意,特此分享! 2023-04-04 海缆

张传卫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海洋能源立体融合开发是未来的趋势

张传卫指出,海上风电制氢、海洋牧场、海洋油气联合开发等融合发展模式将是未来的趋势。张传卫说:“化石能源的核心是开采,依赖资源禀赋。而新能源的本质是制造,技术创新是基础和源动力,其重点是要解决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应用场景化的问题。 为此,明阳集团将技术创新从陆上延伸到海上,以立体融合开发的形式,解决能源属地化生产和消纳问题。” 2023-04-03 海上风电制氢海洋牧场

曾庆存院士:阳江应培养更多气象人才服务海上风电发展

本次海陵岛国际风能大会邀请了阳江籍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参加。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庆存院士感慨万千,他表示,看到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感到十分高兴,我们要培养更多技术型人才,服务当地产业进一步发展,阳江未来可期。曾庆存院士对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可,对产业未来的规划十分期待。目前阳江现有气象监测手段以陆上为主,海上气象监测手段缺乏。虽然海上风电企业有气象监测设备,但仅仅服务于企... 2023-03-31 海上风电

罗必雄:发展海上风电助推清洁能源岛建设

“海南海上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具备较好的开发价值,发展海上风电产业优势显著。绿氢领域同样值得关注。氢能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后转化为电能,将电能通过电解水制氢设备转化而成,在全球新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氢燃料电池、储运设备、氢源、加氢站等方面,海南也能有所作为,为氢能产业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2023-03-30 碳达峰碳中和海上风电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