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专家观点

海上风电如何突破“用海打架”困局?

海上风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海上风电既能带动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链的繁荣,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又可调整优化沿海地区能源结构,同时有助于缓解全球变暖问题,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用海规模不断扩大,近岸海域可开发利用资源趋于饱和,不同行业用海矛盾日益加剧,海上风电亟需突破“用海打架”困局。 04-29  
头条

我国建设海洋大数据中心的一些展望

当前,我国的海洋大数据基础能力有了一定积累,但跨业务、跨领域、跨部门和交叉学科融合的海洋大数据联合应用案例不多。与金融、商业、制造业、气象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相比,海洋大数据在技术体系、应用规模、价值效益方面还有差距。海洋大数据发展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在数据汇集管理方面,跨部门、跨领域的海洋数据尚未实现完全统一标准、汇集管理、协同处理;二是在数据共享方面,“数据孤岛”仍然存在,如何解决数据共享难题,避免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及资源的浪费是一个难题;三是在数据融合方面,海洋涉及的学科众多,将各学科融会贯通,突 2023-07-03 专家观点

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徐士元 等:集聚天下英才 建设海洋强省

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当前,浙江应抢抓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着力打造世界海洋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集聚世界一流海洋人才,扎实推进海洋强省建设。 2023-07-03 海洋强国

山东省政协委员郑轶:为海洋强省、 海洋强国事业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海洋领域科研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在以往的科研工作中,往往缺少调查研究,总是以项目为核心,能申请到什么项目就做什么方向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的规划,科研成果得不到持续积累,能够转化的成果少之又少。 2023-07-03 海洋强国

潘德炉院士: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海洋环境预报预测研究赋能智慧海洋势在必行

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网易财经、网易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2023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于6月19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智造复苏 惟实励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提供学术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卫星海洋遥感专家潘德炉先生在会上就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海洋这一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潘德炉表示,智慧海洋研究事关重大战略,事关国家利益,事关长远建设。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海洋环境预报预测研究,赋能智慧海洋,势在必行。在潘德炉看... 2023-06-27 智慧海洋海洋环境

深远海风电面临施工技术与装备双升级需求!

日前,在由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三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上,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海洋风电技术中心施工技术组长赵辉从海上风电技术发展背景、华电重工施工技术及装备发展、深远海风电技术探讨与延伸三个方面阐述了未来海上风电施工吊装关键技术及装备升级方向。从赵辉阐述的内容来看,随着未来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的趋势,国内深远海风电尚面临着施工技术与装备双方面的升级需求。 2023-06-26 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海上风电技术

强化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开发海洋一直是世界强国的核心战略目标,而海洋科技是推动海洋开发的第一生产力。建立强大的海洋战略科技力量,掌握科技创新主动权,已成为世界各海洋强国赢得海洋话语权的战略共识。 2023-06-20 专家观点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员郑轶:推动海洋高端监测装备国产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海洋监测装备的有无、优劣,极大影响着经略海洋能否深入推进。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以下简称“海仪所”)研究员郑轶长期从事海洋声学、海洋监测、海洋信息工程等领域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制工作。近年来,他带领团队聚焦海洋核心仪器和高端传感器领域“卡脖子”难题,聚力创新,推动我国国产海洋监测装备迈向“高精尖”。 2023-06-15 海洋监测装备

邓建玲:以系统观念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1日,2023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在京成功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主办,会议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推动发展绿色转型”为主题,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如何更好地推动能源革命、加快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邓建玲围绕“以系统观念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发表主旨演讲。 2023-06-14 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淡化海上能源岛

海洋油气装备持续进步

近年来,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加快向深海挺进、增储上产持续发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洋油气装备产业的进步。勠力攻坚,成果不断。这些年,一系列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担负地球物理探测、地质勘察、钻井作业、工程建设、安全保障和生产管理等职能的海洋油气装备先后投入使用。勘探开发方面,“海洋石油720”“海洋石油721”姊妹船最大作业水深达3000米,能高效、精确、大面积地进行三维地震采集作业。建造安装方面,我国已拥有包括“蓝鲸”号、“海洋石油201”在内的多艘起重、铺管作业船,最大起重能力达7500吨。生产设施方面,中国 2023-06-14 海洋装备油气勘探

多波束和三维声呐在水下构筑物基础冲刷检测中的综合应用

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资源,海上风力发电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可大大减少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风机基础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承载能力高,沉降量小,因此适用范围广泛。风机基础直接与大直径装机相连,所处的海洋环境复杂,在波浪潮汐作用下会在桩基周围产生马蹄形漩涡和漩涡脱落,常常导致桩基周围土体受到冲刷。冲刷侵蚀作用影响其地基的稳定性,桩基受到微小变形即可引起上部风机的倾斜晃动,从而影响风机的正常运转。因此对海上风机冲刷进行监测,对评估风机基础稳定性与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3-06-13 海上风电海缆

王中林院士:纳米摩擦发电机,海浪起浮等低频动能首次转化为电

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 看来,最有潜力的清洁能源宝库无疑是海洋。他和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器件——纳米摩擦发电机,使得海浪起浮等传统发电装置无法利用的低频动能,首次可以被转化为电。王中林表示,理论上,如果能大规模部署这一装置,那么只需相当于北京市面积的一片海域,就可以满足全国20%的用电量。 2023-06-13 海洋能源

福建省“海洋渔业碳汇”发展现状及建议

目前,我国只有福建省达成“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其中,福建省连江县是依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对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15000t海带养殖增汇量进行认证与核算,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委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购入本次海洋碳汇的“蓝碳基金”,兴业银行再与厦门航空联合推出“碳中和机票”,旅客在购买机票时可自愿加购10元的“碳中和机票”,用以抵消飞行产生的碳排放。该笔碳汇交易,实现了从碳汇认证、评估、交易和碳中和过程。 2023-06-08 海洋碳汇

海洋牧场3.0阶段——以数字化和体系化为驱动力的涵盖淡水和海洋的全域型水域生态牧场

水域生态牧场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运用现代工程技术和管理模式,通过生境修复和人工增殖,在适宜的海洋及淡水水域构建的兼具环境保护、资源养护和渔业持续产出功能的生态系统。建设水域生态牧场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2023-06-06 海洋牧场

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理念与建设内容探索

鲸落的生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对海洋牧场的发展大有裨益,动物尸体的人工外源性输入使得海洋牧场局部区域的营养物质得到迅速丰富,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然生产力提升速度慢的问题,也能够使海洋牧场生态系统得到快速构建。至今,海洋牧场、鲸落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也各自形成了理论体系。鉴于鲸落生态系统和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相辅相成等方面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进行探索性研究,其主要内容是将两者有机结合. 2023-06-05 海洋牧场

海上风力机抗台风设计风荷载适用性评估研究

由于区域气候环境和结构设计体系的差异性,我国在海上风力机抗台风设计标准方面的研究仍然面临着重大挑战。虽然已经有不少研究者认识到了抗台风设计标准的重要性,但目前还没有较为系统的适用于国内海域的海上风力机抗台风设计标准。考虑到国内海域在没有台风风险的情况下可开发的海上风力潜力只占12%,同时并非所有海上风力潜力都具有经济竞争力。因此,制定适用于国内海域的海上风力机抗台风设计标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背景,本文从设计角度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现有设计标准对海上风力机抗台风安全性的适用性,旨在为我国南方和东南地区的海 2023-06-05 海上风电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