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专家观点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赵昕:蓝色金融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蓝色金融作为绿色金融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延伸与创新,旨在通过多元化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支持涉海实体经济,正日益成为激活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蓝色金融融合了金融功能与蓝色特征,在引入金融“活水”润泽涉海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海洋产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09-22  
头条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所长:以海水淡化利用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自然资源工作进行的深邃思考、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动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海洋科研院所,我们要牢记职责使命、加强科技攻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2025-09-18 海水淡化

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

海上风电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对保障能源安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以及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上半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4420万千瓦,占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量的一半以上。7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2025-09-15 海上风电海洋新能源中国海工

中国海油集团副总经济师兼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震:拓展深远海风电开发利用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各国纷纷加快海上风电布局建设。其中,深远海区域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成为海上风电未来发展的新蓝海。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可用的海上风能资源超710亿千瓦,其中深远海占比超70%,但目前开发利用率尚不足0.5%,潜力巨大。 2025-09-11 深远海风电海上风电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将进一步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伴随全球对深远海资源开发、绿色低碳转型、智慧海洋治理需求的空前高涨,海洋正成为各国日益关注的焦点。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海洋新能源、推动蓝碳增汇、实现航运脱碳、防治海洋污染,正在成为全球刚性需求。科学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发展可持续海洋经济,建设更加美丽丰盈的海洋已成为国际共识。 2025-09-09 海洋科技

关于推动我国海洋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海洋大约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能源具有开发潜力大、可持续利用、绿色清洁等优势,是理想的低碳可再生能源。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形式,对于缓解沿海地区、海岛和深远海设施设备电力短缺,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海上风电是海上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与海洋开发密切相关,其发展经验可为海洋能发展提供借鉴。 2025-09-04 海洋能源海洋经济海上风电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研究员、海洋能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冀:以潮流能、波浪能为代表的海洋能发电项目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推动期

潮流能即潮汐涨落的水流动能,是海洋能的一种,也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今年2月,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聚焦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培育打造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其中,潮流能、波浪能是重点发展方向。 2025-09-01 波浪能潮流能海洋能源

以海洋城市大脑为核心,布局海上新基建

海洋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 “蓝色引擎”,单一城市的智能升级已难以适配复杂的海洋系统治理需求。以“海洋城市大脑+海上算力中心+海上数据中心+海上新能源”为核心的协同体系,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集成创新,更是重构海洋治理格局、激活蓝色经济的制度性突破。这一体系超越城市边界,以公共基础设施为锚点,通过场景创新释放乘数效应,为全球海洋数字化转型提供“陆海统筹、虚实融合、绿色驱动”的新范式。 2025-08-13 海洋新能源海洋城市

对话李华军院士:推动海工装备走向深远海

李华军,1962年2月生,山东广饶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海洋工程专家。他长期从事海洋工程结构与水动力学及海工装备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及光华工程科技奖等,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2025-08-12 海工装备

韦韬到北海防城港钦州蹲点调研时强调,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创新驱动高效协同,持续激活向海经济“蓝色引擎”

7月25日至27日,自治区主席韦韬先后深入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蹲点调研,走港口、进园区、看企业,全面了解沿边临港产业发展情况,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和全区年中工作会议暨三季度经济发展调度会精神,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创新驱动、高效协同,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激活向海经济“蓝色引擎”。 2025-07-30 海洋经济

丁健:发展海上能源岛的欧洲经验与中国借鉴

设想由来 2017年,欧洲输电系统运营商首次提出海上能源岛的概念,经过后续的不断迭代升级形成了当前海上能源岛的理论雏形。如今的海上能源岛概念已经从最初的海上风电枢纽,逐渐演化到“PowertoX’模式,即利用富余的海洋清洁电力生产化学原料或液体燃料,例如海上制氢等。 鉴于当前稳定收集、传输和消纳所有的绿色电力仍存在技术壁垒,因此灵活利用电力转化方式,如电解制氢等,逐步形成当前最主流的替代发展方案。此外,与传统的互不相连的海上风电场相比,海上能源岛的优势在于其可以作为连接各国海上风能的电力枢纽,缓解海上风电 2025-07-28 海上能源岛

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构建海洋产业新优势

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核心,发展海洋产业对我国确保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抓手 2025-07-17 海洋牧场海洋经济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海水淡化海洋资源

三峡集团董事长刘伟平:将聚焦大水电、新能源、生态环保等核心业务,打造行业标杆

7月1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伟平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新征程上,三峡集团将聚焦大水电、新能源、生态环保等核心业务,打造行业标杆;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系统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战略协同、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机制,凝聚起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强大合力;将高水平提供清洁水源、清洁电能等绿色产品,高水平守护好、发展好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高水平实现经济属性、政治属 2025-07-17 海上风电

统筹推进海洋碳汇核算体系发展

海洋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固碳量大、效率高、储存时间长。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其中包括有效发挥海洋等要素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2025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再次强调“要探索开展海洋碳汇核算”,从海洋碳汇角度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5-07-16 海洋碳汇

新华社:十万亿海洋经济驶向高质量发展“蓝海”

《经济参考报》7月9日刊发记者梁倩采写的文章《十万亿海洋经济驶向高质量发展“蓝海”》。文章称,年产值已超10万亿元的海洋经济,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日前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高效协同,更加注重产业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谐,更加注重合作共赢。这无疑再次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5-07-10 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发展的五个战略方向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海洋秩序加速变革,将重新调整各国开展的各类海洋活动,再次分配各国的公海利益,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海洋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我国作为海洋大国,主动适用国际新规则抢抓战略主动,紧抓海洋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已成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5-07-09 海洋经济海洋资源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