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专家观点

秦海岩:阳江正成为全球海上风电创新的策源地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24日,海陵岛国际风能大会2025在阳江开幕。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在接受南方+采访时表示,阳江凭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技术创新三大优势,正成为全球风电创新的策源地,引领阳江向“绿能之都”迈进。 05-29  
头条

未来海上新能源产业、中欧的合作前景如何?

11月21日,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在盐城举行!这场高规格的国际“群聊”聊了啥?未来海上新能源产业、中欧的合作前景如何?参会大咖都说了些啥?为全球海上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访荷兰驻上海总领事郭媚瑶 2023-11-28 海洋新能源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分党组书记、局长雷波:汇聚南海区海洋力量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概括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的“四个重大转变”,明确指出了我国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五个重大关系”,谋划部署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六大战略部署”,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导向清晰、意义深远。这为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生态系统保护治理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地服从服务于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前进 2023-11-24 海洋资源海洋经济海洋生态海洋碳汇

山东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二

山东坚持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海洋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11月23日上午,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委海洋办常务副主任、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东介绍,党的十九大以来,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由2018年的1.27万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1.63万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8.6%,稳居全国第二位。 2023-11-24 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海洋生态

氢电耦合成就能源全新场景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

我国深远海区域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是海上风电未来发展的趋势。海上风电制氢是解决海上风电大规模并网消纳难、深远海电力送出成本高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海水的杂质非常多,对电解槽的电极是极大的考验,同时也对整个电解系统和控制有较高要求。海上风电原位制氢技术未来可进一步与海上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打造无淡化、无额外催化剂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工程。尤为可贺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率领的科研团队研制了全球首套400升/小时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与装备,在深圳湾海水中连续运行已超3200小时。 2023-11-23 海上能源岛海上风电制氢

全球海洋空间规划2030对海洋空间规划的启示

MSPglobal 2030围绕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可持续蓝色经济、跨界海洋空间规划能力建设、气候变化和科学技术等主题进行诸多讨论,包括相关概念和面临的挑战 ,这些主题反映全球海洋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及有待完善之处,参与者基于论坛及上述主题分享良好实践和相关经验,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在开展海洋空间规划时应将其考虑其中,这对于海洋空间规划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2023-11-23 海洋经济

新华网专访水电总院院长李昇:绿电赋能 加快推进海上新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11月21日,由国家能源局、江苏省人民政府指导,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欧盟商会和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在江苏盐城成功召开。期间,新华网记者就相关问题对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进行专访。 2023-11-22 海洋能源海上光伏海上能源岛漂浮式海上风电

“蓝色引擎”持续发力——2023年前三季度海洋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今年前三季度,在扩内需、提信心、防风险等政策作用下,国内需求持续释放,涉海经营主体信心不断提振,海洋经济主要指标回升向好。 2023-11-21 海洋经济海洋装备海洋资源

远景能源风机产品首席专家高猛博士:《海上风电机组可靠性保证实践与思考》

伴随海上风电大型化、深远海发展趋势,单台机组性能对风场运营效益的影响越来越大,对风电可靠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11月16日,远景能源风机产品首席专家高猛博士在2023第六届亚洲海洋风能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海上风电机组可靠性保证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演讲。高猛指出,可靠性提升任重而道远,远景一直在发展中实践与探索,呼吁全行业共同努力,携手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2023-11-17 海上风电海上风电机组

关于海洋能源绿色转型的思考

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和“双碳”目标引领下,海洋能源资源绿色开发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国际海洋竞争的核心环节。海洋油气开发技术创新对于保障全球能源供给战略意义重大;海洋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创新对实现“双碳”目标、能源转型现实意义重大;大洋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科技创新对清洁能源储能等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实现海洋能源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利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3-11-14 深海勘探海上风电海洋监测海洋经济海洋能源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何广顺:以更大力度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党全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再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系统部署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系统谋划和更大力度 2023-11-14 海洋生态

黄中立,​陈明佳:对现代海洋牧场的认识和思考

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使海域生态受损、环境恶化、资源衰退, 其产量遇到瓶颈且无法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急需能够在保护生态、涵养资源的同时,持续健康发展海洋渔业。因此在 粮食安全、环保要求、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应运而生。 2023-11-13 海洋牧场

海洋强国战略论坛三亚开幕 院士建言加强海洋科技根基

第十一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8日在海南三亚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在大会报告中表示,中国的海洋科技根基相对较为薄弱,需要打通政府、资金、企业的链条,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建设海洋强国。11月8日,第十一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在海南三亚开幕。张月和 摄本届论坛由中国海洋学会、三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海洋强国战略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深海、深空、深地’海洋科学技术与装备设备优先发展方向,专家及企业家们在为期3天... 2023-11-09 海洋强国

开展可持续利用海洋的国际合作——专访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潘新春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海洋合作专题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10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共同努力,推动全球范围内形成高水平、深层次的海洋合作,惠及共建国家,彰显了人类社会对海洋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记者就如何把“一带一路”海洋合作推向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采访了参会专家,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潘新春。 2023-11-03 海洋经济海洋生态海洋资源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红生研究员:海洋牧场3.0阶段呼之欲出,全域型水域生态牧场即将到来!

在大家的印象中,陆地牧场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一处处场景,是由金色麦田组成的一望无际的画面。而杨红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20多年来,他带领的科研团队一直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牧场”,他们的研究让渔民有了稳定的收益,让浑浊的近海变得蔚蓝,让海产品价格变得亲民,让老百姓餐桌上的海产品变得更丰富更健康。 2023-11-01 海洋牧场

我国应将海洋碳汇议题纳入“一带一路”建设之中!海洋碳汇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健全完善我国海洋碳汇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议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使得海洋碳汇在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更加清晰,成为衔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环节。结合调研分析,我们发现海洋碳汇在我国发展取得一些成果:一是海洋碳汇的制度建设不断推进。2015年起,我国启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对海洋碳汇建设的要求开始出现在国家级政策体系中。《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文件对海洋碳汇建设作出指导。 2023-10-31 海洋碳汇碳达峰碳中和一带一路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