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加大海域资源市场化出让比例,推动建立低效用海退出机制

2023-06-02 13:35     来源:求是     海洋生态
《求是》2023年第11期刊发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王广华 署名文章《坚定不移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王广华在文中指出: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要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不断提高土地、矿产、海洋、林草等各类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海域资源市场化出让比例,推动建立低效用海退出机制。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持续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以“中国山水工程”为引领,统筹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等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要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要积极支持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加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与利用。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认真履行自然资源、生态领域国际公约,积极参与联合国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国际协定等国际谈判和磋商进程,主动承担同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环境治理义务。

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保护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是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战略性举措。要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促进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全面落实耕地保护“两平衡一冻结”制度,促进优质耕地“南增北稳”,推动耕地“山上”换“山下”,使农业空间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严格管控人为活动,依法有序在生态保护红线内开展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更好统筹生态保护与能源资源安全。加强陆海统筹,节约集约利用浅海近岸,有序开拓深水远岸空间和资源利用。适应人口总量、结构变化和流动趋势,分类引导城市化地区高效集约发展。严格管控城镇开发边界,打造美丽、宜居、绿色、安全、韧性城乡空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保护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景观资源,彰显我国国土空间的特色魅力。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是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之策。要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不断提高土地、矿产、海洋、林草等各类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化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科学把握建设用地安排时序和节奏。激励与约束并举,健全标准体系,推动土地开发用存量换增量,用地下换地上,用资金、技术换空间。推动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加快增储上产,促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大海域资源市场化出让比例,推动建立低效用海退出机制。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大力发展人工草地。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高质量建设第一批国家公园,加快推动黄河口、秦岭、若尔盖、羌塘、亚洲象等新一批国家公园的设立。持续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以“中国山水工程”为引领,统筹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等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外来物种入侵治理。尊重地域分异规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要积极支持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加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与利用。推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注重修复增汇协同。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序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

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要积极对外宣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以中国—欧盟等蓝色伙伴关系为基础,拓展生态文明伙伴关系网络,塑造新型全球生态治理体系。认真履行自然资源、生态领域国际公约,积极参与联合国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国际协定等国际谈判和磋商进程,主动承担同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环境治理义务。推进跨境跨流域自然保护地、生态廊道共建。培育更多生态治理优秀人才,广泛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与实施,加强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推荐阅读

邓毛颖: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三大策略

海洋,是广州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源。广州着眼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世界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力争成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涉海资源要素配置中心、南海综合开发先行区、海洋产业集群高地和海岸带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这是培育广州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必由之路。综观当前全球一线城市发展目标,海洋强市成为高频热词。邓毛颖教授级高工表示,广州是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海洋科研实力是广州海洋城市发展的最突出实力。目前集聚的国家海洋尖... 2023-05-26

中国科协发布2023四类55项国际科技会议议题 覆盖深海探测和海洋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25日发布《2023年度国际科技会议议题设置指南》,包括覆盖深空深地深海探测等,共设置有四类55项国际科技会议议题。中国科协当下午在北京举行2023年科协系统国际会议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协国际合作与对外联络专委会委员、国际科技会议议题设置指南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穆荣平介绍说,第一类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重点关注科技议题,包括应对气候变化... 2023-05-26

龙源电力福建龙源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马祖岛外海上风电场前期专题总包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

龙源电力福建龙源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马祖岛外海上风电场前期专题总包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 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龙源电力福建龙源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马祖岛外海上风电场前期专题总包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30004234,招标人为福建龙源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单位为:福建龙源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构为国家能源集团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 2023-05-25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 大湾区大有可为

5月22日,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举办了多场分论坛,主题涵盖人工智能、海洋科学、纳米科学以及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其中,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为本届大湾区科学论坛首次设立,与会科学家探讨了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关键性问题。大家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在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海洋科学分论坛上,聚焦海洋物种保护,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应当加快海洋国家公园规划与建设的步伐。海洋开发应建立优先保... 2023-05-24

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海洋科学分论坛在广州南沙举办 吴立新、张偲、潘德炉等院士作特邀报告!

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海洋科学分论坛22日至23日在广州南沙举办。该论坛以深海资源绿色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围绕深海生态保护、深海资源勘探与绿色开发、深海观/探测装备与技术等议题展开研讨。通过特邀报告专场、海洋科学技术专场、海洋创新发展专场及圆桌会议等多种交流模式,为海洋科技发展与成果转化应用搭建了一个高层次交流平台。在特邀报告专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偲、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中国科学... 2023-05-2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