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海上风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海上风电既能带动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链的繁荣,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又可调整优化沿海地区能源结构,同时有助于缓解全球变暖问题,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用海规模不断扩大,近岸海域可开发利用资源趋于饱和,不同行业用海矛盾日益加剧,海上风电亟需突破“用海打架”困局。
04-29
头条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4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梅陇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剑川再次赴京履职,为农发声,为推动汕尾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今年我的建议主要围绕现代农业、海洋牧场、税收政策和红色研学等方面。” 作为一名革命老区基层村干部,高剑川高度关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培育农村新业态,激活革命老区新动能。
2024-03-14
海洋牧场
“近年来,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海上油气能源行业运营模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总裁、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阎洪涛 关注海洋强国建设、智能化发展, 建议联合建设海洋融合通信网。
2024-03-14
海洋通信海上油气
海洋能源网获悉,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兼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称“中车株洲所”)总工程师冯江华准备了关于加速深海作业装备产业发展、支持长沙与武汉联合建设全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多项建议。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深海作业装备产业的发展?冯江华提出以下建议:
2024-03-11
海洋装备
海洋能源网获悉,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二五所所长王其红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强化重大装备船海材料顶层设计和论证。加大新材料在船海重大和高端装备中的应用,强化以先进复合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尽快实现更大规模的使用,以新材料逐步取代传统金属材料,进而引领船海装备的革命性进步。
2024-03-11
海洋新材料
“我的提案继续关注海上CCUS。”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胡松琴在介绍自己今年的提案时表示。
发展海上CCUS对于“双碳”目标实现意义重大胡松琴认为与陆上CCUS相比,我国发展海上CCUS具有显著优势。
2024-03-10
碳捕捉封存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理工大学副校长韦建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福建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创新发展,建成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平潭)等百余个国家级、省部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海洋种业、海洋碳汇、海洋生物医药等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但在现代化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信息化技术、海洋测绘等领域仍存在短板和不足,海洋科技的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亟需突破。
2024-03-08
海洋碳汇海洋科技海洋经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就推进清洁能源发展话题,求是网记者采访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求是网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请您谈谈中广核在发展清洁能源上的成效和打算。
2024-03-08
海上光伏项目
海洋能源网获悉,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继保专业工程师任佳炯提出“加快海上风电融合创新 发展海上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雷州半岛‘风光火储碳’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的建议。
2024-03-07
海上风电海洋资源海水制氢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4年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3月5日在北京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建议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给。有序推进主要流域水电开发,保持核电平稳建设节奏。稳步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优化海上风电基地规划布局,大力推广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新能源装机每年增长1亿千瓦以上。2030年前,新增能源消费量的70%由非化石能源供应。
2024-03-07
海上风电基地海上风电
全国政协委员许亚南表示,发挥宁波独特的区域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以“宁波之窗”展示“中国之光”,对建设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意义重大。许亚南分析指出,宁波有大力发展海洋文化旅游的基础和优势:其一,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8000年的海洋文化发展史,2500年的海洋城市文明史,为宁波留下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海洋文化遗产。浙江省海岸线长度、岛屿数量居全国首位,宁波海域面积8355平方公里,约占全省32%;海岸线总长1678公里,约占全省25%;海岛611个(其中无居民海岛592个),约占全省14%,陆
2024-03-06
海洋文化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科研水平稳步提升,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涉海人才事业蓬勃发展,海洋事业总体上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进入新时代,全球化、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培养高水平涉海人才,推动海洋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受到代表委员关注。
2024-03-06
海洋强国
2024年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 表示,虽然我国海洋装备领域高等教育师生总数已超过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相关数量的总和;研究、设计院所的数量也已超过欧洲的总和。然而,这样一个庞大的科技队伍由于力量分散、目标分散、资源分散,创新能力、对产业经济的服务效能及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与其规模大不相称。 陈卫建议将“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列入国家实验室核心体系。
2024-03-05
海洋装备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会议前夕全国两会代表就如何助推海洋高质量发展的话题纷纷给出自己的谏言。全国政协委员、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持续关注如何用好大国重器,培养人才,推进深海资源开发。今年全国两会,他将就培养青年科学家、促进载人深潜国际合作履职建言。
2024-03-05
海洋资源海洋装备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会议前夕全国两会代表就如何助推海洋高质量发展的话题纷纷给出自己的谏言。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粤海饲料集团总裁助理兼技术总监程开敏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牧场,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新空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深感责任重大,我要认真履行好我的职责,不负人民重托。”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粤海饲料集团总裁助理兼技术总监程开敏提到,今年他拟提交4份建议,将基层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
2024-03-05
海洋牧场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会议前夕全国两会代表就如何助推海洋高质量发展的话题纷纷给出自己的谏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浙江省科协副主席王立平此次带来了《关于支持宁波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建议》,他表示,“港”“市”互促,为提升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奠定了基础,通过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系统推进“港产城文”融合发展,有助于高水平重塑陆海统筹的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更好助推宁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
2024-03-05
海洋城市海洋经济海洋科技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