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全球海洋空间规划2030对海洋空间规划的启示

2023-11-23 09:32     来源: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海洋空间规划 海洋经济

MSPglobal 2030围绕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可持续蓝色经济、跨界海洋空间规划能力建设、气候变化和科学技术等主题进行诸多讨论,包括相关概念和面临的挑战 ,这些主题反映全球海洋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及有待完善之处,参与者基于论坛及上述主题分享良好实践和相关经验,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在开展海洋空间规划时应将其考虑其中,这对于海洋空间规划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我国的海洋空间规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海洋空间规划的编制与管理方面积累大量的经验,对于推动蓝色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的海洋空间规划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尚未成熟,仍处于不断的调整期;海洋空间规划重程序、轻实施、少评估,且陆海统筹理念和远景战略不足;公众参与度低,技术标准体系不够完善;对生态系统的系统性关注不足,同级规划之间存在矛盾冲突,存在同质化竞争,对实施情况监测和实施效果评估的重视度不足,上位规划与下位规划不协调。 基于MSPglobal 2030的良好实践及其重点探讨的主题,同时结合我国海洋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能力建设、气候变化、可持续蓝色经济和科学技术4个方面提出启示和建议。

01 加强能力建设

海洋空间规划是综合且复杂的过程,其内容涉及规划、管理、政策、生态、海洋、测绘和经济等各个方面,因此规划过程需要各方面人才及机构的参与并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且规划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的水平直接影响其实施成效 。我国海洋空间规划须从多个层面加强能力建设,更好地完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更广泛地普及海洋科学知识。

1、个人层面: 发展个人能力是指通过培训、实践和参与来获得知识和发展技能。个人能力发展的对象包括政策制定者、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规划人员等,规划团队须掌握一系列技能和专业知识。 有学者根据英国海洋管理计划流程,描述在海洋规划初始设计中须考虑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背景(表1)。

2、机构层面: 机构层面需要解决的能力问题包括通过政策、工具、合作机制和管理信息系统来发展机构的能力。海洋空间规划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具有多个规划周期的迭代过程,发展机构的能力对于确保其具有长期规划的能力非常重要。机构层面包括政府机构和研究机构:政府机构须发展制定规划和监督的能力,可根据现存的海洋环境问题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并监督政策的执行情况 ;研究机构须发展创新和研究的能力,提高科学知识在海洋空间规划中的应用能力,并借助一些决策工具为海洋空间规划的制定提供相关建议。 3、社会层面: 海洋空间规划的顺利实施须有社会全员的共同参与,这就需要社会层面的人员了解海洋空间规划的相关知识和具体的海洋保护措施,因此应面向社会普及相关知识,并就影响海洋环境和相关管理活动的问题开展宣传 。其中较重要的是普及海洋知识,并将与海洋空间规划相关的海洋治理和海洋科学主题纳入从小学到中学的现有普通教育课程。此外,可通过网络和视频等形式进行海洋知识的科普。

02认识气候变化的影响

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的《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指出,相 对于1850—1900年,2001—2020年的平均全球地表温度升高0.99℃;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球气候处于快速升温期,且升温趋势十分明显。 此外,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和海啸等灾害严重破坏沿海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气候变化改变海洋环境,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也将影响海洋活动,这种影响虽因地区和海洋管理强度而异,但人类和自然都将受到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应制定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的海洋空间规划,以改善全球海洋状况并应对气候变化风险。

“十四五”规划提出应提升应对海洋自然灾害和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我国海洋空间规划, 有助于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灾害的能力,降低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有必要了解预计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优先保护物种和关键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影响分析评估 ,以促进海洋的可持续性和恢复力。此外,应提高关于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活动影响的认识,并在当地社区建立新的社会规范 ,制定应对灾害的备选方案,从而在地方层面加强对气候变化知识的普及。

03发展可持续蓝色经济

目前我国发展蓝色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均衡,海洋经济的发展仍以传统的旅游业、渔业和运输业为主。然而依靠扩大渔业规模提高蓝色经济总量会引起近海资源匮乏,导致海洋的不可持续发展。目前全球渔业资源呈下降趋势,非法和无节制的捕捞渔获量占每年总渔获量的20%,严重影 响国家和地区可持续管理渔业,因此须通过合理规划调整我国蓝色经济的产业结构 ,以实现海洋经济及沿海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可持续蓝色经济既是海洋空间规划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海洋空间规划可持续实施的重要途径。海洋空间规划已作为促进海洋更合理开发利用的工具在世界各地出现,可在促进海洋活动和蓝色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海洋空间规划作为分析和分配过程,是将海洋空间用于特定用途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目标的过程。海洋空间规划可通过将空间分配给特定部门(如可再生能源)以促进经济发展,以良好的环境状况、环境影响评估以及包容性的协商和可接受性(行政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等概念为指导,促进可持续蓝色经济发展。

04加强科学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国海洋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但仍存在海洋利用方式不可持续和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联合国“海洋十年”的愿景是“构建我们所需要的科学,打造我们所希望的海洋”,旨在“推动形成变革性的科学解决方案,促进可持续发展,连接人类和海洋” ,这是联合国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议和未来10年最重要的全球性海洋科学倡议。如今海洋空间规划面临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异常、海洋资源逐渐短缺以及海洋环境质量日益下降,更需要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规划用海 ,提高沿海地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海洋空间规划整合气候变化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岸带暴露性和脆弱性,建立更有韧性的海洋环境,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发展蓝色经济。此外,还需要从地球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视角和学科方向加强海洋科学的学科体系建设 ,加强海洋基础学科问题研究。目前有很多海洋数据是免费共享的,须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结合实际调查结果整合并处理这些数据,并将其应用于规划之中 ,可为海洋空间规划制图、情景分析、监测和评估等提供决策及技术支撑,使海洋空间规划的决策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目前一些决策工具和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空间规划之中,在未来数十年内有可能提高许多海洋活动的效率和生产力技术,包括精密传感器、先进材料、自主系统和生物技术,以及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复杂数字平台和区块链相关的通用技术。
 

节选自《全球海洋空间规划2030计划的实践与启示》,原刊于《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年第12期,转载请注明原出处、作者信息及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

作者: 李庆文,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张志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推荐阅读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与海油发展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15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发展”)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为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海上石油平台观测分中心授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石绥祥,中心副主任李双建,海油发展董事长、党委书记朱磊,副总经理王伟出席活动。 2023-11-21

“蓝色引擎”持续发力——2023年前三季度海洋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今年前三季度,在扩内需、提信心、防风险等政策作用下,国内需求持续释放,涉海经营主体信心不断提振,海洋经济主要指标回升向好。 2023-11-21

“筑梦南沙,共赴星辰大海”先进制造专场推介活动在京举办

11月16日下午,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以下简称“南沙开发区投促局”)主办的“筑梦南沙,共赴星辰大海”先进制造专场推介活动在京举办。 2023-11-20

自然资源部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学术交流会在杭州召开

为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支撑保障能力,积极交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平台最新成果,11月14日,由我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主办的自然资源部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学术交流会在杭州召开,陈建芳副所长参会,来自35家自然资源部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平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海洋环境监测预测、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地质以及海洋权益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2023-11-20

推进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9家单位联合共建“海洋新能源创新联盟”!

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发挥体制、专业和地域优势,保障海上新能源行业的有序高效、集约节约、高质量创新发展。11月17日,海洋新能源创新联盟共建活动在青岛举行。该联盟旨在汇聚各方力量,破解海上新能源行业发展难题,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局长杜继鹏,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学军,山东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参加活动并致辞。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是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 2023-11-20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