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法规和发电效率的多重考量下,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深远海域。在深远海域,风能资源更加丰富,风湍流强度与海面摩擦度更小,而且深远海域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行对于海洋、渔业、军事、海事通航以及城市居民等利益相关方的不利影响相对更小。
然而深远海域风浪较大、天气变化较快、施工窗口期较短,机组安装成为整个海上风电场建设过程中施工难度最高和风险最大的环节 ,安装平台的技术和稳定性 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目前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安装、维修主要依托现有的船舶平台,不过国内也逐渐出现了比如“白鹤滩”号等专业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主要包括传统起重船(自航非自升)、起重安装船(自升非自航) 和自航自升起重船3种 类型。
本次论坛将由中国船级社海洋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梁园华先生为我们带来我国海洋风电安装平台的相关分享。
报告嘉宾:
梁园华
中国船级社海洋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
演讲题目:
我国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技术发展及挑战
个人简介:
从事海洋工程科研和审图工作20年,涉及油气平台、风电安装平台、渔业养殖平台等多种海洋工程结构物。作为主编完成了中国船级社《海上移动平台入级规范》、《海上浮式装置入级规范》、海工疲劳指南、屈曲指南等的研发编制工作,参与中国海事局海上移动平台等多项法规起草工作。获得过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和国务院特殊津贴。
报告摘要: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跃居世界首位,我国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也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风电安装平台超过100座,数量位居世界首位。从最初滩涂作业的坐底箱型平台发展到目前作业水深70米,起升重量超过3000吨,能够安装16MW风机的自升自航式一体化风电安装平台。文中介绍了我国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技术发展的历程、历代风电安装平台的技术特点以及在设计、建造和运维中面临的法规、标准以及技术上的挑战,为我国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