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关于推动我国海洋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25-09-04 14:30     来源:南网能源院     海洋能源海洋经济海上风电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
海洋大约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能源具有开发潜力大、可持续利用、绿色清洁等优势,是理想的低碳可再生能源。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形式,对于缓解沿海地区、海岛和深远海设施设备电力短缺,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海上风电是海上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与海洋开发密切相关,其发展经验可为海洋能发展提供借鉴。

01我国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和海洋能源发展

2025年2月,自然资源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30年,海洋能装机规模达40万千瓦,建成一批海岛多能互补电力系统和海洋能规模化示范工程,形成系列高效、稳定、经济的海洋能技术装备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企业;指导沿海省(区、市)因地制宜研究海洋能发电价格机制,引导央企投入海洋能开发利用。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将带动清洁稳定、就近利用、按需定制的海洋能源需求快速增长,海洋能源产业将成为新时代推进深远海开发利用和建成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保障。

02我国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海上风电是目前装机规模最大、发展最成熟的海上能源开发技术。我国已形成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海上风电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广东、江苏、山东等沿海省份形成了拥有自身特色的风电产业园或者风电装备基地。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为4420万千瓦,稳居世界第一。

潮汐能来自引潮力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升降产生的动能。我国潮汐能资源富集地区主要集中在东海区域。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浙江、福建等省相继建设了100多座小型潮汐电站,出于经济性、用地规划和生态环境影响等多因素考虑,这些小型潮汐电站逐步拆除。始建于1980年的浙江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我国目前唯一在运的潮差能电站。此外,近年来我国有超30台潮流能机组完成海试并投入运行。总体上看,我国在潮汐能领域的技术研究储备和工程实践较为充分,但应用规模相比国际先进水平仍偏小。

波浪能来自风能作用于海面形成波浪的动能和势能。我国近海波浪能主要分布在东海及南海区域。南方电网牵头研发的“南鲲号”是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装置,2023年成功实现并网发电,形成了“波—光—柴—储”的海岛微电网运行新模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波浪能利用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深远海稳定运行等方面仍有不足。

温差能利用表层温海水与深层冷海水的温差驱动进行热力循环。全国90%以上温差能分布在南海海域。2023年,我国研建的首个20千瓦海上温差能发电装置样机完成海试,实现温差能技术从陆地试验向海上应用的跨越,但离商业化运用还有较大差距。

盐差能来自江河入海处的盐度差导致的渗透压和浓度差能。我国盐差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国内22条主要入海河流的河口入海区域。该技术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需要加强实用化方面的技术攻关。

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海洋能源开发利用进展较快,总体上处于国际第一方阵。其中,海上风电产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潮汐能和波浪能利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温差能、盐差能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03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目前,除海上风电实现规模化发展外,我国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整体尚处于初期阶段。受产业链不完备、技术研发投入不够、政策激励不足等因素影响,海洋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能力和规模化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是海洋能源产业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产业布局不协调。我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部分环节产能扩张较快,存在“内卷式竞争”。与之相比,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海洋能源正处于示范应用到产业化的过渡阶段,产业链不完整,部分具备研发、设计、建造能力,高端耐腐蚀材料和关键装备制造能力不足。

二是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基础研究存在短板,关键技术待突破。我国近海风电具备技术领先优势,深远海风电发展面临平台稳定性、材料性能、海上施工运维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大兆瓦风机主轴承等关键部件在长寿命、高可靠性等方面存在挑战。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低功率密度海洋能高效转换机理和技术有待突破,装备制造环节的基础相对薄弱,在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不足。

三是激励政策体系不完善,难以调动各类资本开发利用海洋能源的积极性。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海洋能源总体呈现能量转化效率低、度电成本高、经济性不足的特点,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激励。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壮大离不开电价等国家政策支持,但潮汐能、波浪能等度电发电成本更高的海洋能技术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社会资本投入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建设的动力不足。

04推动海洋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强海洋能源利用统一规划,推动集约化开发。将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等海上能源利用形式纳入海洋能源开发规划,加强多能协同互补发展。对于以并网发电为目标的应用场景,科学统筹海上发电项目选址和输电通道规划,提升海洋能并网消纳服务保障能力。探索海洋能源与海油开发、氢能、海洋牧场、海上旅游等其它产业多元化融合开发利用,实现海域的集约利用,降低海洋能整体开发成本。

二是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研平台资源整合。聚焦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在多种类海洋能源利用技术、关键部件材料制造、大容量远海能源集约化送出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缩短技术迭代周期。组建海洋能源领域国家级研发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温差能、盐差能综合利用,积极开展中试、加快试点,向工程应用转化。

三是加强产业链生态合作,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融合利用海风、水电等产业体系先进能力,通过联合攻关、示范应用、资本运作等多种方式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加强海洋能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补齐短板。提高规模化利用能效,降低开发成本,打造具有完整性、先进性、经济性、安全性的现代化海洋能源产业体系。

四是加强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参照风电、光伏电价补贴、保障性收购等政策,鼓励地方探索建立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价格激励机制,支持各类海洋能利用形式纳入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方法学,保障海洋能项目取得合理收益。研究设立海洋能专项贷款和产业基金,开发海洋能专属保险产品,更好地满足海洋能项目投融资需求。

五是加强技术领域国际合作,提升全球竞争力。支持与国际机构共同发展低功率密度海洋能高效转换新技术、新方法,探索潮流能、波浪能开发利用前沿技术。加快突破技术瓶颈。积极参与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等国际标准制定,推动我国技术方案纳入全球标准体系。探索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建海洋能示范项目,推广应用海岛智能微电网等领先技术,打造我国绿色能源合作新名片

(本文首发于《南方能源观察》)

作者简介

杨雄平

南网能源院副总经理(副院长)

饶 志

南网能源院新能源研究部项目经理

甘 迪

南网能源院新能源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彭 波

南方电网公司政策研究部副总经理

周 杨

南方电网公司政策研究部政策研究室经理

推荐阅读

东方研究院自主研发的10千瓦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东波一号”顺利通过评审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研究院自主研发的10千瓦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东波一号”顺利通过第三方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今年4月,“东波一号”完成真实海况测试,实现连续发电超1800小时。 2025-09-04

国华投资最大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登记CCER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28日,国华投资最大海上风电项目——山东半岛南U2海上60万千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登记CCER,计入期10年,预计年均减排量约118.13万吨,总减排量约1181.32万吨,预计累计增收约8.2亿元。 2025-09-04

湛江湾实验室到访中国船级社海洋工程技术中心共促海洋科技发展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简称湛江湾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到访中国船级社(CCS)海洋工程技术中心,并赠送了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纪念模型,以表达对海洋工程技术中心在该项目推进过程中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与支持的衷心感谢。在项目审图阶段,海洋工程技术中心充分发挥了其专业优势。凭借深厚扎实的技术积淀和细致周全的风险研判能力,该中心在提升项目建造质量、精准把控潜在风险、强化系统合规性水平等关键环节中... 2025-09-04

东方电气集团副总经理李建华到访国家电投广东公司,深化海上风电、海水原位制氢合作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27日,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气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建华一行到访国家电投广东公司,与国家电投广东公司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董事(代行董事长职责)白利超会谈。国家电投广东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沈才山,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徐朝刚参加会谈。 2025-09-03

瓯洋海工&西门子能源将在海洋工程装备、海上新能源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5年8月19日,西门子能源全球高级副总裁Mr. Alexey Ustinov、副总裁Mr. Albert Dominko、工业集团工业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秦政先生以及人力资源业务合伙人Mrs. Stefanie Alexandra Fischer等一行对瓯洋海工进行了友好访问,瓯洋海工总经理邵旭、研发设计中心主任蔡烨、副主任吴迪以及数智中心总监柳杨等出席。 2025-09-0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