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洋观测

“问海三号”工程运维船开工!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5年8月12日上午,“问海三号”工程运维船项目建造开工仪式在烟台打捞局隆重举行,崂山实验室、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青岛蓝谷管理局、青岛海洋科技中心、国实科技集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烟台打捞局等单位代表参加开工仪式,并就高质量推进船舶建造工作进行研讨。 2025-08-14 海洋观测海洋装备

迎战台风“韦帕”,罗博飞全力守护海洋监测一线

7月19日晚,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加强为台风级,并紧贴广东沿岸自东向西强势推进,为阳江、台山、涠洲岛等沿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部署在阳江、台山、涠洲岛等地的多个重要在线监测项目,首当其冲直面台风考验。面对极端天气,罗博飞团队迅速响应,周密部署,全力以赴保障监测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确保数据连续有效。 2025-07-30 海洋监测装备海洋监测海洋观测

中国首个海洋领域开源大模型——OceanGPT(沧渊)在杭州发布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26日,中国首个海洋领域开源大模型OceanGPT(沧渊)在浙江杭州正式发布。这一创新成果由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牵头研发,标志着我国在海洋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OceanGPT(沧渊)具备强大的海洋专业知识问答能力,能够准确解读声呐图像、海洋观测图等海洋特色多模态数据。其独特的领域知识增强慢思考推理机制,相较于现有通用大模型,能够有效降低幻觉式错误,为海洋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可靠的智能支... 2025-06-27 海洋观测海洋装备

我国首套海上风电综合探测平台——“国能海测1号”达国际领先水平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工程技术公司“海上风电海缆运行状态监测与快速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果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项目总体技术位居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海缆磁场探测技术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水下探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25-05-26 海上风电运维海上风电海缆海洋观测

我国建成首个依托风电平台的实时传输式海底地震观测站!

2025年4月27日,福建省地震局成功布设基于福清华电海上风电平台的线缆式海底地震仪,这标志着我国建成首个依托风电平台的实时传输式海底地震观测站 。 2025-05-08 海洋观测海上风电平台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自主研发的深海阵列激光三维探测系统完成首次深海试验!

近年来,我国深海科技发展十分迅速,深海进入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深海探测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载人/无人潜水器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深海应用,但海底高精度环境感知与目标探测技术作为海底一切活动的“眼睛”,与国外仍存在技术差距,制约了我国深海资源开发与探测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025-04-24 海洋观测

山东省:建成全国首个海洋牧场观测网,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72处

海洋能源网获悉,1月16日,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干字当头 勇挑大梁”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山东锚定建设现代渔业强省目标,深入推进“海上粮仓”建设,持续推动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预计继续保持在900万吨以上,有效保障了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会上,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郭鹏对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 2025-01-20 海洋牧场海洋观测

广西首个海洋浮标地震观测站在北部湾海域成功布放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30日,广西首个海洋浮标地震观测站在北部湾海域成功布放。这是广西建设的第一套用于海洋地震观测的浮标平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海洋地震观测浮标平台。这套“北部湾海洋浮标地震观测站”是基于海洋浮标平台的“在线实时”海洋地震监测站。它采用10米直径的三锚式大型浮标作为观测平台,集成地震、海洋水文气象仪器以及各类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海底地震活动,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岸基站。 2024-12-31 海洋观测

哈尔滨工程大学敏捷水下机器人登Nature子刊!

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王刚教授团队在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研发了一种用于近海底观测的敏捷水下机器人(Maneuverable Underwater Vehicle,简称MUV)。该成果为水下机器人技术开辟了新方向,是对现有自主水下机器人(AUV)与遥控水下机器人(ROV)技术体系的完善和补充,为近海底观测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24-12-24 海洋观测

2024年海洋土木工程技术创新大会在三亚胜利召开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8日至10日,海洋土木工程技术创新大会在海南省三亚市胜利召开。会议围绕海洋资源能源开发、深远海风电、海洋管缆工程、海洋观测预报等新技术开展深入探讨与交流。本次大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由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科技部海洋土木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浙江大学、海油工程、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 2024-11-12 深远海风电海洋能源海洋观测

青岛前瞻布局海洋电子信息产业这一未来产业!

镭测创芯研发的漂浮式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可为海上风资源勘测、海气边界层动力学研究及海洋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宝贵的剖面观测数据。前不久,青岛海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舟科技”)推出了新研发成果——新一代波浪传感器(HZ-WAVES-1A)。该产品采用了尖端感应技术,能够在极端海洋环境中准确测量波浪的高度、周期、方向等关键参数,且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耐腐蚀、抗风浪等海洋环境特点,确保数据采集的精准度和传输的稳定性。现在,这些探海“神器”已经在多个海域实现布放及应用。 2024-10-29 海洋观测海洋通信波浪能

2024青岛海能会——海洋装备供电技术论坛成功举办

9月13日,由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能源与装备建设分会、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4青岛海能会——“海洋装备供电技术论坛”成功举办,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船未来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政府部门和产业链有关企业的专家学者及代表20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2024-09-29 海洋装备海洋能源波浪能海洋观测海上光伏

全国首个石油平台海洋生态气象观测站——渤海埕北A平台海洋生态气象观测站落地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由天津市气象局与天津大学联合建成的全国首个石油平台海洋生态气象观测站——渤海埕北A平台海洋生态气象观测站落地,该站也是全国唯一有人值守的海洋生态气象观测站。该站的建成弥补了目前渤海海洋蓝碳气象观测的空白,对全面掌握海洋碳汇功能在气候变化应对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024-06-28 海洋观测海洋碳汇

国产GNSS浮标首次应用于“海基二号”安装工程保障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为保障“海基二号”海上安装和联调期间的作业安全,基于国产GNSS浮标和自主海浪模式,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乔方利研究员团队开展了南海流花海域涌浪监测与精细化预报工作,相关成果保障了国家重大海洋工程海上顺利安装。 2024-05-14 海基二号海洋工程海洋观测

高俊国:《海上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调查与监测》

海洋能源网获悉,第六届中国海上风电建设与卓越运维发展论坛于2024年4月18-19日在山东乳山顺利召开。我院联合创始人、常务副总裁高俊国受邀参加并以《海上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调查与监测》为题作报告分享,主要包括海上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六个阶段、海上风电项目调查与监测方法、项目案例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2024-04-23 海上风电海上风电项目海洋观测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