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问海三号”工程运维船开工!

2025-08-14 15:40     来源:国实集团      问海三号 海洋观测海洋装备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5年8月12日上午,“问海三号”工程运维船项目建造开工仪式在烟台打捞局隆重举行,崂山实验室、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青岛蓝谷管理局、青岛海洋科技中心、国实科技集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烟台打捞局等单位代表参加开工仪式,并就高质量推进船舶建造工作进行研讨。

“问海三号”总长81.8米,型宽15.8米,型深6.9米,满载排水量3000吨,续航力超过8000海里,将于2026年10月交付。作为集设备运维、试验测试、科考研究于一体,具备水下搜寻、空中遥感探测等功能的新一代工程运维船舶,其建成后将满足海洋观探测系统建设与运维、观测装备试验与鉴定认证、常规海洋科考作业等多重需求,一举填补我国深远海海洋观探测系统运维领域专业装备的空白,实现该领域从无到有、从依赖到自主可控的重要跨越,战略意义深远。

“问海三号”除配备专业的深水多波束、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等尖端探测设备外,还创新搭载8000米级光电缆绞车、10000米CTD绞车等,可显著提升运维保障效率。值得关注的是,该船首次在同级别船上集成直升机悬停平台,能实现与海岸的快速联动,助力多任务协同推进。船内数字孪生与故障预测分析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引领行业的新一代智能集成平台;遮蔽作业甲板与露天作业甲板采用一体化连续布局,形成全球领先的科考作业“双引擎”空间。此外,船上搭载的永磁电机系统达到毫米级稳定性要求,不仅重塑了科考船能效标准,更实现了我国在特种船舶动力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开工仪式上,青岛海洋科技中心主任、国实科技集团董事长刘学辉,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党委书记周继胜,烟台打捞局副局长都光明分别致辞。在与会代表的共同见证下,相关领导上台进行“问海三号”建造开工揭幕。随后,青岛海洋科技中心主任、国实科技集团董事长刘学辉和烟台打捞局局长李家坤进行点火,切割“问海三号”首块钢板。

本次仪式的召开,不仅是船舶建造的正式起点,更是“问海三号”从蓝图构想迈向实体船型的标志性一步。“问海三号”的开工,既是海洋科研领域创新成果落地的真实写照,也是科技赋能海洋强国建设的鲜活实践。下一步,国实科技集团将加速构建海洋特色产业体系,不断筑强海上运维力量,助力青岛市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和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推荐阅读

海上试验见证助力深海装备国产化研制

2025年8月10日下午,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深海技术装备综合试验与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圆满完成两项国产化装备研制项目的海试见证工作。检测中心作为独立第三方派员全程参与,首次完成两项国产化深海技术装备海上试验指标验收的见证任务,标志着检测中心海上试验支撑保障业务拓展迈出走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国产深海装备性能验证服务范围从陆地走向深海,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2025-08-14

东方风电海上风电装备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荣获2024年度运行评价“优秀”等级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东方风电海上风电装备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凭借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引领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2024年度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运行评价“优秀”等级。 2025-08-13

大金重工独创设计和自行建造的2艘海上风电装备特种重型运输船,将在年内完成下水

8 月 11 日,大金重工宣布:由公司独创设计并自行建造的 2 艘海上风电特种重型运输船将在年内下水。这不仅是两条新船的消息,更意味着中国海工企业第一次拥有了为 20 MW 级超大型单桩量身定制的“私人定制”物流方案。 2025-08-12

中海油研究总院与钢铁研究总院签订合作协议 携手推动海洋能源工程材料创新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8日,中海油研究总院与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钢铁研究总院)海洋能源工程材料联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联合创新中心)建设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京隆重举行。中海油研究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田立新,中国钢研集团(以下简称中国钢研)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赵栋梁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双方围绕海洋能源工程材料技术发展需求、联合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入探讨。双方就发挥各自优... 2025-08-12

我国首批自主研发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系统在天津集成完工

8月11日,记者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获悉,我国首批自主研发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系统在天津集成完工,进入测试验收阶段,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关键节点柔性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加快培育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5-08-1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