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我国建成首个依托风电平台的实时传输式海底地震观测站!

2025-05-08 09:55     来源:中国地震局 福建省地震局 海洋知圈     海洋观测海上风电平台

海底地震仪布设场景

2025年4月27日,福建省地震局成功布设基于福清华电海上风电平台的线缆式海底地震仪,这标志着我国建成首个依托风电平台的实时传输式海底地震观测站 。

线缆式海底地震仪是现代海底观测网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光电复合缆,把海底地震仪和岸基、海上平台等连接起来,提供不间断的电源和高带宽、低延迟的通信,能够实现深海环境中的实时数据传输,确保海底地震活动的高效监测与数据回传,有效拓展近海的地震监测预警能力。依托海上风电平台建设线缆式海底地震仪观测系统,充分运用了风电平台稳固、安全、能够持续提供用电和网络等有利条件,是以较低成本快速建设海洋地震观测台网的创新方式。

海上风电是发展最快、单体数量最多的海上工程,可为海洋地震监测提供覆盖更广、成本较低、可靠性更高的支撑平台。此次站点顺利建设,是落实《中国海洋地震观测规划(2023-2035年)》的重要举措,预计将能更快更好地满足规模日益增长的沿海城市群及重大海洋工程建设的地震监测预警需求。

推荐阅读

华滋能源顺利发运华能海上风电稳桩平台改造项目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16日,华滋能源为中交一航华能半岛北L海上风电建造的稳桩平台改造项目顺利装船发运。该稳桩平台高度达64.54米,自重1810吨,分两段发运,应用于山东半岛北部海域,场址中心离岸距离70千米,水深大于50米,为国内水深最深、山东省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 2025-04-25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自主研发的深海阵列激光三维探测系统完成首次深海试验!

近年来,我国深海科技发展十分迅速,深海进入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深海探测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载人/无人潜水器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深海应用,但海底高精度环境感知与目标探测技术作为海底一切活动的“眼睛”,与国外仍存在技术差距,制约了我国深海资源开发与探测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025-04-24

山东省:建成全国首个海洋牧场观测网,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72处

海洋能源网获悉,1月16日,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干字当头 勇挑大梁”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山东锚定建设现代渔业强省目标,深入推进“海上粮仓”建设,持续推动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预计继续保持在900万吨以上,有效保障了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会上,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郭鹏对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 2025-01-20

广西首个海洋浮标地震观测站在北部湾海域成功布放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30日,广西首个海洋浮标地震观测站在北部湾海域成功布放。这是广西建设的第一套用于海洋地震观测的浮标平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海洋地震观测浮标平台。这套“北部湾海洋浮标地震观测站”是基于海洋浮标平台的“在线实时”海洋地震监测站。它采用10米直径的三锚式大型浮标作为观测平台,集成地震、海洋水文气象仪器以及各类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海底地震活动,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岸基站。 2024-12-31

哈尔滨工程大学敏捷水下机器人登Nature子刊!

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王刚教授团队在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研发了一种用于近海底观测的敏捷水下机器人(Maneuverable Underwater Vehicle,简称MUV)。该成果为水下机器人技术开辟了新方向,是对现有自主水下机器人(AUV)与遥控水下机器人(ROV)技术体系的完善和补充,为近海底观测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24-12-2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