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将进一步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5-09-09 10:25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海洋科技
共享蓝色经济新机遇 共攀海洋科技新高峰

国内外嘉宾分享海洋领域发展经验,共谋海洋合作发展大计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伴随全球对深远海资源开发、绿色低碳转型、智慧海洋治理需求的空前高涨,海洋正成为各国日益关注的焦点。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海洋新能源、推动蓝碳增汇、实现航运脱碳、防治海洋污染,正在成为全球刚性需求。科学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发展可持续海洋经济,建设更加美丽丰盈的海洋已成为国际共识。

在青岛举办的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国内外嘉宾齐聚一堂,分享海洋领域发展经验,展望全球蓝色经济新未来,拓展海洋国际合作新空间,共谋海洋繁荣,促进共赢发展。

深化海洋经济务实合作 

海洋支撑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全球约有40%的人口居住在沿海100公里范围内,海洋产业为超过3亿人提供就业机会。海洋孕育着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超过20%的动物蛋白,可持续海水养殖可满足未来全球60%的蛋白质需求。海洋蕴藏着地球上45%的油气资源,海上风电、潮汐能、波浪能等开发潜力可达全球电力需求的10倍。当前,新一轮海洋经济正加速兴起,为深化海洋经济务实合作提供了契机。

“对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这样一个由雅浦、丘克、波纳佩和科斯雷四个州超过600个岛屿组成的国家而言,海洋不仅仅是地理特征,也是我们的身份和经济,更是我们的文化和未来。我们广阔的海域拥有丰富的金枪鱼渔业资源,占我们国内收入的80%以上,是我们粮食安全的根本基石。”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国会副议长罗布森·罗莫洛说。然而,非法捕捞、快速的环境变化等正带来日益增长的压力,对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这样的海洋国家来说,合作是推动集体航程的风帆。

罗布森·罗莫洛表示,当前,他们正倡导实现渔船100%电子监测的愿景,以封堵持续存在的非法捕捞漏洞,并创建从捕捞到市场的透明监管链。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随时准备与中国、亚洲乃至全球社会携手合作。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城市青岛相聚,看到了深化我们联系的巨大潜力,在海洋监测尖端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并为来自整个太平洋和亚洲的年轻海洋人才创造机会。”罗布森·罗莫洛说。

“无论你身处何地,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海洋,可持续蓝色经济便无从谈起。而可再生能源正是维系海洋健康的关键所在。”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在致辞中表示,感谢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并大幅降低了太阳能的发电成本。他呼吁深化全球海洋合作交流,推动海洋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强化海洋科技联合攻关 

海洋引领了全球经济增长,目前不少国家的海洋生产总值增速高于GDP增速。与此同时,海洋科技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国在海洋观测、深海探测、海洋生物技术等领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推进协同攻关、深化成果共享,促进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整体提升,为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动力”。

“马尔代夫是一个与海洋命运紧密相连的国家。在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乃至人民日常生活等方面,都与海洋深度交融。渔业是支撑我国民生的重要根基,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健康的海洋环境作保障,而马尔代夫未来的繁荣,更取决于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马尔代夫渔业和海洋资源部国务部长阿姆扎特·艾哈迈德在主论坛上说,放眼全球,蓝色经济正逐步崛起,成为推动创新、促进贸易、拉动增长的核心动力,以蓝色经济为纽带促进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在他看来,未来马尔代夫与中国在诸多领域深化合作前景广阔——特别是在渔业发展提质增效、实现渔业相关产业多元化以及探索海洋资源创新利用途径等方面,蕴含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对于马尔代夫这样的岛屿国家而言,技术能够彻底革新海洋监测、渔业管理与灾害防控模式。我们迫切需要加强海洋监控技术,以保护我们广阔的专属经济区,使其免受风暴愈发猛烈、海平面持续上升等威胁,增强抗风险能力。”阿姆扎特·艾哈迈德说。

“近年来,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梦想’号钻探船、南极秦岭站、‘奋斗者’号深潜器、‘雪龙2’号破冰船、‘深海一号’油气平台等一批大国重器建成使用。自主研制的‘妈祖’海洋预报模式投入应用,预警预报能力达世界先进水平。油气勘探开发实现从水深300米到1500米的跨越;攻克深海浅软地层钻采核心技术,实现可燃冰试验性试采。国家级创新平台布局持续推动,崂山实验室投入运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在主论坛上说,下一步,将进一步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同时,推进“蓝色伙伴关系”走深走实,聚焦联合科考、海上油气调查、防灾减灾、蓝色经济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双多边合作。

共建海洋综合治理格局 

海洋承载着人类的未来命运。当前,如何在经略海洋的同时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新课题。

“就在前一段时间,联合国就《全球塑料条约》展开新一轮磋商,这项条约致力于终结包括海洋塑料污染在内的全球塑料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前执行秘书弗拉基米尔·拉宾宁在接受集体采访时说,“塑料主要在陆地上生产,是石油产业的一部分,因为牵涉到石油的开采使用,所以谈判进程困难重重。我们需要采取行动化解当前的塑料危机,我认为青岛大有可为。”

青岛的确在行动。2024年,海洋十年蓝色循环全球执行中心在青岛成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建设“蓝色循环”项目,该项目构建了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储存—运输—再生—制造”全流程可视化的闭环治理体系,有效动员各方参与海洋垃圾治理。在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加入“蓝色循环”共创海洋未来全球倡议》发布,全球“蓝色循环”行动同步启动,青岛加快推动全球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

在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青岛创新参与方式,推动更多人加入到海洋保护的行列中来。“腾讯是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在海洋生态保护领域,我们主要以数字场景创新为核心,探索‘数字载体+公益理念’的公众参与路径,实现从‘虚拟行动’到‘现实成效’的转化。”腾讯公司副总裁张巍在主论坛上说。最近,他们联合“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通过在游戏中设置清理虚拟海漂垃圾等活动,唤起更多年轻人对海洋保护的关注。

在今年论坛上,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ICLEI)全球秘书长吉诺·范·比金留意到会场上布设了一个海洋塑料垃圾艺术展。“以海洋垃圾为主要原料制成艺术品进行展览,我觉得非常好,对于提升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非常有意义。”他说,今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成为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的新成员,希望青岛未来进一步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与其他的海洋城市一起来共同解决塑料污染等海洋生态问题。记者 李勋祥

推荐阅读

招商局集团与中国海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20日,招商局集团与中国海油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缪建民、总经理石岱,中国海油董事长张传江、总经理周心怀出席并见证了签约。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冯波鸣与中国海油副总经理阎洪涛代表双方签署了协议。招商局集团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集团办公室主任张军立,中国海油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集团办公室主任田文学,中国海油总经理助理、规划计划部总经理朱磊出席了活动。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 2025-08-22

我国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观察

风从海上来,电送千万家。福建省福清市兴化湾,数十台百米高的风电机组矗立蔚蓝海面,将阵阵海风转化为绿色能源。这座海上风电场已累计发电超6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约189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465万吨。 2025-07-3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2025-07-02

青岛发布首批海洋科技供需清单,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化落地对接会举办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12日,青岛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化落地对接会举办。会上,首批海洋科技供需清单发布,包括43项研发成果和70项技术需求,覆盖海洋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渔业等8大领域。来自高校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领域的100余家单位代表参会,共同搭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桥梁,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协同。 2025-05-14

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2025年度工作会胜利召开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15日,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2025年度工作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指导,中交集团牵头主办。会议汇聚了众多行业领导和专家,共同探讨海洋工程技术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出席大会并致辞。他指出,组建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是国务院国资委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自成立以来,联合体在工作机制优化、核心技术攻关、科产融合创新以及协同创新能力提... 2025-04-1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