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捉封存
近日,我国第一口位于南海海底的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正式开钻,这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钻完井技术和装备体系。那么,为什么要把二氧化碳封存起来?封存二氧化碳的方法都有哪些?让我们一起聆听专家讲解。
2023-04-07
碳捕捉封存海上油气田科普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实现低碳发展,仍然需要提高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比例,石油石化行业直面挑战和机遇。为此,本文重点结合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自身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以期推动实现石油石化行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背景下,加快推进我国石油石化产业转型的措施推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加速布局太阳能、风能、地热、氢能等新能源、可...
2023-04-07
双碳 碳捕捉封存可再生能源深远海风电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2023年3月21日上午,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与海油发展安全环保分公司举行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海洋低碳技术研究室”揭牌 仪式。双方将进一步深入在海洋环境数据应用、海洋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双碳发展路径研究等领域合作,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海油发展安全环保分公司总经理孙万岭、总工程师杨勇、科创与数字化部经理吕妍、安全环保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闫宏图、副院长安伟等公司领导同共参加仪式。我所所长李铁刚、科技处处长王永刚、科技成果转化处副处长胡光海以及相关业务部门代表出席仪式。
2023-03-24
碳达峰碳中和 碳捕捉封存海洋碳汇
作为Greensand项目的一部分,INEOS(英力士)和Wintershall Dea首次在北海注入二氧化碳,这在全球来看尚属首次,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Greensand项目包括在比利时Zwijndrecht的英力士氧化物公司(INEOS Oxide)捕获二氧化碳,然后将捕获的二氧化碳跨境运输并储存在丹麦北海的Nini油田,最终注入、储存到海床以下约1800米的深度。
2023-03-21
碳捕捉封存
近日,在实施了我国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的中国海油又一绿色示范项目完成“落户”进入实施阶段,获得批复的项目名为伴生气回收脱碳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在中国海油有限深圳分公司惠州32-5平台实施。
这是我国首个海上膜脱碳示范工程项目,对于探索发展CCUS和海洋碳汇技术、打造世界一流清洁低碳综合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23-03-21
碳捕捉封存示范项目
3月19日6时许,随着对讲机传来“启动”的指令,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中国海油恩平15-1平台响起设备轰鸣声,喷涂有蓝色“中国海油”字体的马达钻具开始缓慢下沉入海。恩平15-1平台正式开启二氧化碳回注井钻井作业。这是我国第一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去年12月7日投入使用。该平台搭载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模块重约750吨,核心设备包括二氧化碳压缩机橇、分子筛、冷却器等。
2023-03-20
碳捕捉封存海上油气平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胡松琴表示,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碳汇是我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为此,她准备了有关推动二氧化碳海底地质封存、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案。
2023-03-10
碳达峰碳中和海洋碳汇 碳捕捉封存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重启并打造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CCER)市场,研究并发布CCUS方法学,推动CCUS项目尽快纳入我国自愿减排机制,参考国际经验出台支持政策,更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受到越来越能源公司的重视。“三桶油”均把这一技术作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成为目前CCUS技术开发和商业应用探索的先行者“三桶油”在CCUS赛道上有哪些布局?
2023-03-08
碳捕捉封存
印萍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已经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她立足本职工作,始终把保护自然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视为“国之大者”,认真开展调研,以高质量的代表建议履职。
2023-03-06
碳捕捉封存
每吨106元! 2月28日下午,全国首单蓝碳拍卖交易在宁波市象山县黄避岙乡最终落槌!这场备受瞩目的拍卖会,共吸引了全国各地20多家企业和机构。
2023-03-03
海洋碳汇 碳捕捉封存
近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编制了《河北省海水养殖双壳贝类固碳项目方法学》,这是河北省实施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创新以来,首个海洋碳汇领域降碳产品方法学,是实现海洋碳汇资源到碳汇资产转变的重要纽带,标志着河北省降碳产品项目开发从林业走向了海洋。
2023-02-20
海洋碳汇 碳捕捉封存
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带动了海洋经济的发展、产业链的构建,催生了新兴产业。海洋油气特别是天然气(含天然气水合物等)、海洋可再生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绿色开发正在成为保障海洋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实现“双碳”目标、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海洋方案。
2022-12-30
海洋经济海洋能源 碳捕捉封存
目前,全世界已有85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包括27个欧盟国家、58个非欧盟国家。这些国家的碳排放占全球排放超过40%。其中,有29个国家明确了碳中和时间表。不丹已经实现碳中和;挪威、乌拉圭将在2030年实现碳中和;芬兰、奥地利、冰岛、瑞典分别将在2035年、2040年、2045年实现碳中和。还有20多个国家计划2050年实现碳中和;其中,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丹麦、匈牙利、新西兰等国家以法律形式加以保障。
2022-12-20
海洋碳汇碳达峰碳中和 碳捕捉封存
“中国首个百万吨级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已完工,未来可实现‘岸碳入海’,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输送到海上地层中进行封存。”12月12日,证券时报记者从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十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获悉,能源央企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已在国内率先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回注、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开拓了CCUS的新产业和新业态,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2-12-13
碳捕捉封存
本届离岸CCUS论坛由厦门大学主办,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得到了中国太平洋学会海域管理分会、中英(广东)CCUS中心、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声学学会、海洋材料腐蚀防护研究中心(厦门)和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厦门)等机构的协助和支持。
2022-11-23
碳捕捉封存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