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深水油气技术“源头解卡”
海油工程以实施科技创新“强基工程”为主线,以重大工程为载体,自主技术实现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的提升。单点系泊系统、深水半潜平台、水下生产系统工程技术等10项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取得系列成果,基本掌握了1500米级水下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基本具备了1500米级水下系统设计能力。
2022年,海油工程围绕深水和水下系统等开展科研攻关119项,推动成果转化和“三新三化”实施295项,其中,深水超大型导管架平台设计建造安装成套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海基一号”和流花11-1/4-1项目。自主研发并交付国内首套500米水深带控制系统的水下管汇产品,创新研发液滑环与光纤电滑环产品,对塔架单点实现了从设计源头技术“解卡”。
持续推进“揭榜挂帅”和“赛马”机制,发布《揭榜挂帅工作指导意见》并开展第二层次“揭榜挂帅”项目遴选。系统制定课题长负责制、科研项目采办、经费包干等7项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配套制度,构建从科技立项、研发到成果转化、孵化和成熟推广的科研激励体系。
02智能油气技术“弯道超车”
海油工程不断强化数字化建设,逐步构建起从设计、采办到建造、安装、运维的全链条数字化能力。“海基一号”导管架数字孪生实现陆丰15-1油田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的健康监测,协同设计平台实现管理协同和工具协同上线,设计业务综合提效15%,下游业务提效20%。开创性提出“装配式设计、标准化生产、集成化安装”的理念,系统形成“四+五”标准化设计成果,并成功应用到垦利6-1、渤中34-9等项目,实现工程标准化从“不可能”到“普遍使用”的跨越。
03绿色低碳技术“乘风破浪”
海油工程累计取得LNG工程技术成果150余项,拥有知识产权近300项,形成了千万吨级大型LNG接收站全过程咨询、整体规划和设计能力,自主开发的9%镍钢自动TT焊工艺攻克了诸多行业焊接难题,实现焊接参数和焊接过程的数字化精准控制。
持续打造海上风电工程总包能力,以深水浮式风电、大型升压站等为重点,逐步建设海上风电设计核心能力。2022年12月7日,国内首个超百万吨级海上二氧化碳回注封存示范工程恩平15-1平台投用,海油工程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回注、封存工程技术体系及成套装备,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2023年3月26日,海油工程自主研发设计的国内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项目“海油观澜号”交付启航,将我国海上风电的自主开发能力从不到50米提升至100米级水深以上水平,为我国风电开发从浅海走向深远海奠定坚实基础。
后续,海油工程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强科技研发人才队伍和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核心技术自主掌控能力,构建一体化工程技术,全面解决方案能力。在深水及水下、FLNG、浮式风电、CCUS等领域,解卡点、补短板、强基础、锻长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