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集团新闻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9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被誉为全球最新款清洁能源“海上绿巨人”13000TEU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系列3号船“CMA CGM PARATY”号,在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这标志着南美洲东海岸航线又将新添一艘中国“智”造的大型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也为达飞箱船船队持续壮大发展贡献了新的中国动能。
2024-04-15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集团公司新建5000吨全回转起重船搭载的国内首制闭环动力定位高压配电板和功率管理系统顺利通过了中国船级社(CCS)检验并交付。该系统是由集团公司委托中国船舶集团第七O四研究所设计,赛尔尼柯自动化有限公司承制,为国内首制。
2024-04-12
海洋能源网获悉,日前,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重工子公司江增重工自主研制的海上平台高温有机工质膨胀机,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顺利完成出厂交付。该装置是某项目余热回收利用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的核心装备,是该集团首次运用,项目突破海洋钻井平台主电站烟气余热无法连续有效回收利用的局限,实现余热资源的高效、连续、充分利用,进一步降低平台碳排放水平,助力国家“双碳”战略。该装置的顺利出厂交付,将加快推动海洋钻井平台设备国产化进程,为公司拓展了新的应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4-03-20
海洋能源网获悉,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二五所所长王其红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强化重大装备船海材料顶层设计和论证。加大新材料在船海重大和高端装备中的应用,强化以先进复合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尽快实现更大规模的使用,以新材料逐步取代传统金属材料,进而引领船海装备的革命性进步。
2024-03-11
海洋能源网获悉,3月4日,由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研究总院)牵头、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联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研制的首台套海上高温余热发电系统顺利完成核心膨胀机测试并交付,后续开展整橇集成与系统测试后将在文昌19-1油田二期开发项目示范应用,这标志着我国海上油气田主电站突破以往烟气余热单一利用的瓶颈,实现供热、发电、制冷等多元化利用,有效提升主电站的能效水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4-03-04
加快推进我国海洋氢能产业发展,一直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学科带头人郭建增最为关注的话题。去年,他就提出有关加快推动海洋氢能建设、打通全产业链条的建议。
2024-03-03
海洋能源网获悉,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自主研发设计、福建海电运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海上风电多功能运维母船,于2月29日在在福州市马尾区顺利下水。该船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海上风电多功能运维母船,填补了我国深远海海缆铺设领域的空白,为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走向深海再添利器。据悉该船是一艘舯部设风电运维设备、尾部设布缆作业甲板、主船体内设电动缆盘的多功能运维母船,...
2024-03-02
海洋能源网获悉,由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设计的1400箱无舱盖集装箱船GREEN SEALION 1400获得来自比利时船东CMB.TECH的订单。该型船是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其成功签约标志着全球航运业在清洁能源领域又取得了重要突破,对引领航运业可持续绿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GREEN SEALION 1400由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旗下青岛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承建,旨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挑战。作为货主和营运商,Yara Cle...
2024-02-20
海洋能源网获悉,2月19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新加坡EPS公司建造的第二艘11.4万吨阿芙拉型成品油轮H1583船开工仪式在制造部切割中心顺利举行。公司生产总监郭长林、船东EPS公司、船检LR船级社及公司相关部门代表共同参加开工仪式。
2024-02-20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4年1月30日,全国海事系统设计尺寸最大、溢油回收能力最强的专业化溢油回收船“海巡041”轮在武汉下水。该船隶属于河北海事局,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建造,将于今年6月交付使用,重点部署在北戴河海域守护碧海银滩,成为集溢油收回、应急值守和综合指挥功能为一体的海上应急指挥平台,进一步提升河北辖区海上重大溢油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