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全球最新款13000TEU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3号船命名交付

2024-04-15 14:30     来源:国家能源局 科技导报     海上油气LNG船海洋装备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9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被誉为全球最新款清洁能源“海上绿巨人”13000TEU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系列3号船“CMA CGM PARATY”号,在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这标志着南美洲东海岸航线又将新添一艘中国“智”造的大型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也为达飞箱船船队持续壮大发展贡献了新的中国动能。

最新款清洁能源“海上绿巨人”船。受访对象供图

“CMA CGM PARATY”号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总长336米,型宽51米、型深26.8米,设计服务航速 21节,最大载箱量13200个标准箱。采用LNG双燃料动力系统,配备一个14000立方米MarkⅢ型液货围护系统的LNG液货舱,搭载了世界先进的中国船舶集团自主品牌CMD-WinGD9X9DF-2.0主机,并配备了全球新一代智能控制废气再循环系统,可使气体模式下的甲烷逃逸降低50%,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8%以上。该船在船头特别安装一个巨大的风流导板,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节省2%-4%油耗。船尾部还安装了节能导流装置,可提高螺旋桨推进效率,降低能耗1.5%左右,关键是能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因此具有载箱灵活、技术领先、节能环保等特点,是全球最新一代、最新款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型集装箱船。

在该船建造过程中,沪东中华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持续优化和扩大数字化建造新工艺新工法,成效显著。全船100%应用3D视觉技术,精准检测钢板缺陷、数字化试箱、数字化舱口盖排装等一系列生产流程,显著提升了建造效率,实现了系列船出坞最佳完整性、试航最快纪录等新业绩,全力打造中国大型箱船新品牌。(何宝新 张文豪 王春)

推荐阅读

随着产量的上升,圭亚那预计2024年石油收入将达到24亿美元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圭亚那表示,随着原油产量的持续增长,预计今年将从石油出口中获得约21亿美元,从特许权使用费中获得3.2亿美元,比2023年的16.2亿美元有所增加。 根据财政部长阿什尼·辛格周一向议会提交的官方预算,这个南美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在2024年增长34.3%,这是连续第五年经济增长超过20%。 2024-01-17

我国首口自主设计超深大位移井——恩平21-4-A1H井顺利投产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13日,南海东部海域传来好消息——我国首口自主设计实施的超深大位移井——恩平21-4-A1H井顺利投产,测试日产原油超700吨。这口井钻井深度达9508米 。与平常垂直深井有所不同,这口井的垂直深度只有2000米左右,但是在海底地下的水平方向继续钻进了8689米 。不仅创造了我国海上最深钻井纪录,同时也刷新了我国钻井的水平长度纪录, 标志着我国成功攻克万米级大位移井技术瓶颈,海上超远超深钻井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前列。 2024-04-15

中海油研究总院自研海上水驱砂岩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海潮OSim1.0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11日,由中海油研究总院自主研发的首款海上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海潮OSim1.0在北京发布。该软件具有“多功能、高精度、高效稳定”的特点,实现了海上水驱砂岩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由“0”到“1”的突破,具备传统商业软件的国产替代能力,标志着中国海油在实现核心基础工业软件自主可控上迈出新步伐,进一步助力油田智能化建设。 2024-04-12

惠州26-6平台导管架完成“打包”!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10日,历经7个小时缓缓行进,超1.4万吨重的惠州26-6平台导管架在深圳赤湾建造场地顺利登上亚洲最大下水驳船“海洋石油229”,向安装及作业所在南海东部海域启航。惠州26-6平台是深圳市重点项目,惠州26-6油田开发项目的核心设施。总重量约3万吨,包括1座8腿12裙桩的导管架和设有120人生活楼、模块钻机、燃气透平电站等设备的上部组块。分别在珠海、深圳 两地建造。 2024-04-12

中国首艘集成式全电驱压裂船开建

海洋能源网获悉,中国首艘集成式全电驱压裂船开始建造。这是中国海油在中国国内船舶行业无同类型船建造经验的情况下立项设计建造的项目。 2024-04-1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