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上油气

法国公司斩获卡塔尔北方气田扩建项目重大合同

全球领先的LNG运营商QatarEnergy LNG公司北方气田生产可持续性海上压缩项目(NFPS COMP 4)迎来重要进展——印度EPC巨头拉森特博洛集团(L&T)旗下碳氢业务板块(LTEH)正式宣布授予法国Technip Energies 项目详细工程设计合同。 04-30  
头条

壳牌与合作伙伴寻求在中国建设海上碳捕集与封存集群的机会

2022年6月28日北京 /美通社/ -- 壳牌与中国海油、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埃克森美孚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合作寻求在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大亚湾区海上规模化碳捕集与封存集群研究项目的机会。 四方拟共同建设中国首个海上规模化碳捕集与封存集群,其储存规模可高达1,000万吨/年。建成后,该项目将帮助大亚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期满足该地区企业的减碳需求。 2022-06-29 碳捕捉封存碳达峰碳中和

中国海上油田分布(二)——东海油田

东海油田主要由平湖、春晓、断桥、残雪、宝云亭、武云亭、天外天、孔雀亭等油气田组成。 2022-06-28 海上油气田

中国海上油田分布(一)——渤海油田

中国是世界海洋大国。中国的海岸线长度达1.8万多公里,全球排名第10位。在漫长的海岸线上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与天然气资源,中国海上油田可划分为4个区域,从北到南顺时针依次为渤海油田、东海油田、南海东部油田及南海西部油田。 2022-06-27 渤海油田海上油气

提高油气资源开发效率 我国海上油田平台实现标准化设计和建造

据介绍,垦利6-1油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1亿吨,是我国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首个亿吨级大型油田,也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2022年在建的最大原油增产项目。该油田由4-1、5-1、5-2、6-1、10-1北等一系列区块开发项目组成,包括11个导管架、11个组块平台共22个结构单体,总重量达5万吨。 2022-06-17 渤海油田海上油气平台

我国海洋油气核心装备获突破 首套自主研发水下采油树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水下采油树系统是海上油气田生产的核心设备,它连接了来自地层深处的油气和外部的油气运输管道,通过它可以控制油气的开采速度、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情况。长期以来,我国水下采油树系统依赖进口,此次投产的采油树重量达到55吨,由超过2500个零部件组成,具备安全隔离储油层、保证井下作业安全等功能。 2022-06-15 海洋装备海上油气平台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安装技术获突破 创造两项世界纪录

6月11日,中国石油发布消息,中国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模块化海床挖沟机,完成了孟加拉国首条海洋管道工程100多公里的管道铺设,创造了“海陆定向钻穿越”和“航道后深挖沟”两项世界纪录。据悉,通常海底管道埋深一般在1.5米至3米,达到海床下5米,在业内已属于高难度工程。此次海底管道因穿越航道,最深埋深要达到11米,施工难度在世界海工史上也前所未有。 2022-06-13 海上油气

我国自主研发的“神龙3号”多功能模块化海床挖沟机连创两项世界纪录

项目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神龙3号”多功能模块化海床挖沟机、采用3D声呐和浅地层剖面仪,对挖沟数据进行监测,确保了海底管沟成型和埋深达到要求。为确保工程安装万无一失,项目还采用超过行业水平的高精度法兰测量仪和高精度水下定位系统等技术设备,实现水下30米单点系泊系统关键装置与海底管道的毫米级对接,填补了“双通道单点系泊系统”安装作业的技术空白。工程投产后,将解决孟加拉国10万吨级以上油轮无法靠港卸油的难题。 2022-06-13 海工装备一带一路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深水水下多功能管汇系统在津交付

近日,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和调试的首套深水水下多功能管汇系统在海油工程天津临港特种装备制造场地正式交付,标志着中国海洋油气水下生产装备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和测试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2022-06-12 海上油气海洋装备

超大型油轮改装变身“海上油气工厂”可储100万桶原油

据江苏南通海事局6月9日消息,超大型油轮“猎鹰”轮近日在启东改装为浮式生产储油船,变身“海上油气工厂”。 2022-06-10 海上作业平台

Omega Simulation将为日本财团—DeepStar联合研发计划承担两项海上油气相关脱碳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的子公司Omega Simulation公司宣布,该公司已被私营非营利资助机构日本财团(Nippon Foundation)选中,承担两个项目。这两个项目是日本财团—DeepStar联合研发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促进海上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脱碳。这些项目计划于今年6月1日启动。 2022-06-07 海上油气

中国海洋钻井技术领域首部ISO国际标准发布!

该标准是研究总院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研发团队在海洋钻井隔水导管、深水浅层钻井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科研成果走向标准化、国际化的成功实践。隔水导管是海洋钻井的“咽喉要道”,是所有海洋油气井建井的必备结构物。ISO 3421旨在为全球海洋石油工业提供海洋隔水导管入泥深度精确预测、稳定性校核与施工控制等技术,适用于浅水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2022-06-07 海上油气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深水水下多功能管汇系统交付

6月6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和调试的首套深水水下多功能管汇系统,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天津临港特种装备制造场地正式交付,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水下生产装备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和测试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2022-06-06 海洋深水油气田海上油气

中海油白云气田实现技术创新,多采1.2亿方天然气助力守护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安全

近日,记者从中海油深海公司了解到,中海油白云气田下辖的番禺34/35气田群通过统一技术参数、优化技术路径,最大限度地释放气井产能。根据模拟结果,技术优化后的番禺34/35气田可增加采储量1.2亿方,助力守护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安全。 2022-05-12

我国首条“璇玑”系统生产线建成投产

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日前,我国首条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璇玑”系统智能化生产线在广东佛山市建成投产,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璇玑”系统正式迈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 2022-05-12 海工装备

中国海油参建全球巨型盐下超深水油田在巴西投产

记者5月3日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参与建设并拥有权益的全球巨型盐下超深水油田——梅罗(Mero)一期在巴西顺利投产。该油田项目是中巴两国深入合作重要成果,也是中国海外油气上产的重要增长点。 2022-05-04 一带一路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