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拖轮从东营港码头破冰前行,两个小时后,胜利海上中心三号平台渐渐映入眼空。三九天,寨风袭来,眼前这座钢铁平台,矗立在冰封渤海湾之上,宛若一叶扁舟。
中心三号平台位于埕岛油区中心区块,是胜利油田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多功能大型综合性平台。
投产近10年来,累计生产原油超过1300万吨。这里冬季环境恶劣,每个月都有20天以上的大风天气,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0摄氏度。海上员工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默默坚守奉献。
“哐、哐、哐……”1月25日一大早,员工康秀亭和刘远涛就早早来到靠船排,他们身穿救生衣、系好安全带,手拿消防斧开始除冰。前几天持续的大风寒潮天气。导致平台靠船排结了近20厘米厚的海冰,这给人员上下平台带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斧头砸在厚厚的海冰上,就像是砸在石头上,震得手发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破”冰行的,终于开辟出了一条30厘米宽20多米长的安全通道。
此时,已有船舶正在缓慢靠向平台。原油外输泵、注水泵、三相分离器、气浮装置等所有设备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每台设备都能安全平稳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登上平台,踏着绿色的甲板。穿过长长的栈桥,就来到了生产工艺平台,这里是海上生产的中心枢纽,平台所有大型重要设备全部集中于此。从1月23日大年初二开始,海上就开启了降温降雪模式,凛冽的寒风夹裹着大雪持续了一整天。
白天最高温度已经零下8摄氏度,夜间温度最低降至零下16摄氏度。1月24日,晨会过后,工艺主管纪立辉顶着刺骨寒风,第一时间来到生产工艺平台,对每台运行的设备设施进行细致的检道。一趟巡检下来要一个小时,回到值班房时纪立辉的手脚都冻麻木了。“这样的天气,人冷设备流程也冷。”
刚休息了一会,纪立辉又去检查流程。电伴热带运行情况。纪立辉是一位扎根海上近30年的老石油人,全程参与了平台的筹备、建造、投产,说他是平台的“万事通”一点也不为过,平台的每台设备、每条流程、每块仪表他都谙熟于心。“冬季低温是海上安全生产的最大拦路虎,只有用心呵护好每台设备,它们才不会掉链子。”纪立辉谈起多年来在海上各季工作经验时说道。
起步即冲刺,实干开新局。寒风依然猛烈,但平台上的干部员工继续破冰前行坚持绿色安全生产,争取新的一年原油产量“兔”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