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上油气

法国公司斩获卡塔尔北方气田扩建项目重大合同

全球领先的LNG运营商QatarEnergy LNG公司北方气田生产可持续性海上压缩项目(NFPS COMP 4)迎来重要进展——印度EPC巨头拉森特博洛集团(L&T)旗下碳氢业务板块(LTEH)正式宣布授予法国Technip Energies 项目详细工程设计合同。 04-30  
头条

胜利海上平台储备充足 确保海上油气生产安全平稳

1月5日,胜利505号船舶载着30余吨聚合物、50余吨表面活剂运抵至埕北22F平台。平台员工经过近6个小时的连续吊装作业,安全高效地完成药剂吊装任务,为持续大风天气期间平台注聚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冬季海上大风恶劣天气增多,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统筹抓好各海上平台药剂库存、补充、管理等工作,确保冬季海上油气生产安全平稳。 2023-01-10 海上油气平台

2023年前五大勘探区前景

上游公司正开始适应油价将持续上涨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OPEC+生产纪律和美国股东回报与石油的实际流动一样,是钻井的重要因素。尽管2022年见证了几次巨大的发现,最值得注意的是Venus在纳米比亚近海发现的新发现,但2014年和2015年的新储量总量仍然只是上游活动的一小部分。坦率地说,我们仍处于一个上游承诺较低的时期,即使它比新冠疫情高峰时期稍微好一些。在Venus等的鼓舞下,2023年的勘探活动将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而这五大勘探前景最有可能撼动市场。 2023-01-09 海上油气平台

中国海油恩平15-1油田群首期项目投产

​12月7日,中国海油恩平15-1油田群首期项目投产,全面投产后高峰日产原油近5000吨。该油田群位于我国珠江口盆地,距深圳西南约200公里,所在海域平均水深约90米,包含4个新油田,全部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安装及生产运营,在智能化、低碳化等领域创造多项纪录。 2023-01-05 油田群

山东青岛:中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浮体总装

“海油观澜号”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首次自主完成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在单位兆瓦投资、单位兆瓦用钢量、单台浮式风机容量等多个指标上,均处于中国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团队通过优化平台尺度、增设高效阻尼结构等技术创新,使该浮式风电平台在极端台风条件下倾角不超过10度,具备抗最大17级以上超强台风能力,可在每秒84米的风速下保障风机安全,避免海浪破坏风机叶片。 2023-01-03 海上风电海上油气平台

分析我国海洋能源转型和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带动了海洋经济的发展、产业链的构建,催生了新兴产业。海洋油气特别是天然气(含天然气水合物等)、海洋可再生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绿色开发正在成为保障海洋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实现“双碳”目标、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海洋方案。 2022-12-30 海洋经济海洋能源 碳捕捉封存

海洋能源成为保供和转型新生力军

2022年,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大幅增长,中国海洋油气产量再创新高,海洋石油将贡献全国石油增产量的一半以上。近日,第二届中国海洋能源发展论坛暨《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发布会日前召开。《报告》指出,新形势下,海洋能源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海上油气生产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能源增长极。《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大幅增长,中国海洋油气产量再创新高,海洋石油将贡献全国石油增产量的一半以上。... 2022-12-29 海洋能源油气勘探可再生能源

卡塔尔能源公司和旗下日本分公司继续卡塔尔海上油田开发

卡塔尔国家石油公司卡塔尔能源公司宣布,该公司与日本卡塔尔石油开发公司(QPD)签署了一项新合同,继续卡塔尔Al-Karkara和A- structures海上油田的开发和生产。 2022-12-27 油气田开发海上油气

渤海亿吨级油田垦利6-1主体区开发项目投产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26日对外宣布,渤海亿吨级油田项目垦利6-1油田5-1、5-2、6-1区块开发项目(以下简称“垦利6-1油田主体区开发项目”)顺利投产。 垦利6-1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是中国渤海莱北低凸起浅层勘探发现的首个亿吨级岩性大型油田,也是中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2022年最大的在建原油增产项目。 垦利6-1油田主体区开发项目,建设有1座中心平台和6座无人井口平台,计划投产107口开发井。2024年将实现高峰产量日产原油约5500吨,为中国海油 2022-12-26 岸电海上油气平台

中国海上首座智能油田首台国产小型燃气轮机并网发电

记者12月22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海上首座智能油田秦皇岛32-6油田首台国产小型燃气轮机历时60天完成调试,成功并网发电,打破了国内外燃气轮机在中国海上平台安装调试的最短运行时间纪录。 据了解,该机组投运后,年回收放空天然气将达约673.2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1.26万吨,折算节省外购电费超1200万元。 2022-12-26 海上油气平台

我国最大规模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海上站成功送电

近日,我国最大规模海上岸电应用工程220千伏/110千伏高压海缆及三座海上电力动力平台日前成功送电,标志着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实现关键里程碑,为项目全面投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12-20 岸电

面向深海万米!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亮相

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大洋钻探船隶属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由中船集团第七○八研究所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设计排水量达4.2万吨,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海域超过10000米的钻探能力。大洋钻探船拟配置10大类别先进的船载设备,形成涵盖海洋研究全领域的九大实验室,并首次配建国际一流标准的古地磁和超净实验室,总体装备和综合作业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22-12-19 海洋勘测海洋强国

首个百万吨级CO₂海上封存

“中国首个百万吨级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已完工,未来可实现‘岸碳入海’,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输送到海上地层中进行封存。”12月12日,证券时报记者从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十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获悉,能源央企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已在国内率先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回注、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开拓了CCUS的新产业和新业态,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2-12-13 碳捕捉封存

我国最大规模海上岸电应用工程220千伏/110千伏高压海缆及三座海上电力动力平台成功送电

12月5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我国最大规模海上岸电应用工程220千伏/110千伏高压海缆及三座海上电力动力平台成功送电 ,标志着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实现关键里程碑,为项目全面投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12-10 岸电岸电入海

我国首个海上储气库开启供气

12月7日,冀东油田建设的南堡1-29储气库开始供应天然气,标志着中国第一座海上储气库正式进入首轮供气期。 据悉,南堡1-29储气库位于冀东油田南堡2号人工岛,是中国第一座油藏改建海上储气库。遵循“少井高效”的建库原则,该储气库设计有效库容18.14亿立方米,工作气量10.52亿立方米。截至目前,南堡1-29储气库累计注气1.77亿立方米,工作气能力1.5亿方,日供气量将达到40万方。 2022-12-09 海上油气

又一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投用 多套国产设备运行助力海洋开发

自“双碳”政策以来,绿色、清洁同样成为海洋勘探、开采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恩平15-1油田群建设期间,为了保证绿色、高效、节能,中国海油联合国内厂家集中攻关,应用相态控制、脉冲控制联合振动分析等前沿技术,研制适用于海洋环境的首套超临界大分子压缩机、首套复合材料二氧化碳分子筛脱水橇,实现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突破,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回注、封存的技术体系和成套装备,避免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在地面排放。该套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系统,对海上油气田的绿色开发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2022-12-08 海上油气平台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