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海油服在渤中26-6油田成功完成了“璇玥”系统首次高温永置式光纤作业。这标志着“璇玥”光纤监测技术在高温环境下的作业能力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潜山油气藏的智能化、精细化开发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
高温挑战与技术突破
渤中26-6油田是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潜山油田,储量规模达亿吨级。该油田的储层温度超过160℃,且油田内的生产井多为大斜度定向井。传统电子传感器在这种高温环境下作业时间有限,常规测井手段难以正常获取储层数据,这给油气藏的开发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针对性解决该区块的地质开发难题,中海油服事业部迅速组建攻关小队。在短短3个月内,团队完成了承揽、测试、方案论证等关键环节,成功推出了高温永置式光纤监测系统。
高温永置式光纤监测系统的优势
该系统采用了耐高温光纤材料,并结合了分布式声波(DAS)和温度(DTS)传感技术。它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实时监测油藏动态、井筒温度和流体变化,实现全井段、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这些功能为优化生产策略和调整开发方案提供了精准依据,极大地提升了油气藏开发的效率和科学性。
在作业准备阶段,专项技术团队针对该井高温、大井斜、裸眼段井眼复杂等实际工况,对光缆穿越生产封隔器、油管挂、采油树,以及井下、地面光纤续接等6大关键环节进行了实地实验验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同时,针对光缆下入过程中容易发生损坏的风险,团队制定了详细的人员岗位职责和科学的光缆检测方案,保障光缆安全、完整地进入预定储层。
在作业现场,面对高温环境下光纤熔接质量的严峻挑战,光纤操作人员在38小时的连续作业中,采用高精度熔接工艺和多层保护封装技术,完成了17次微米级熔接。每处熔接点均经过损耗测试和拉力试验,确保信号传输衰减小、机械强度高。通过OTDR对光纤进行实时检测,团队确保熔接点损耗低于0.1分贝,满足高温环境下长期服役的要求。此外,还在关键节点部署了冗余光纤,避免失效风险,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本次高温永置式光纤作业的圆满完成,是“璇玥”技术团队坚持技术驱动战略、聚焦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难点的真实写照。它不仅打造了海上高温高压井光纤监测的示范工程,更为潜山油气藏开发迈入“全感知、全智能”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中海油服将继续推动自主技术的迭代升级,加快自主高温光纤作业服务能力建设,为渤海油田的上产稳产贡献更多技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