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深海一号”:全年降碳超1600吨 深海气田迈向绿色低碳新时代

2025-07-11 09:38     来源:中国海油     海上油气田中国海油深海一号油气田开发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传来好消息,其三甘醇再生系统汽提气回收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该项目自今年年初启动以来,备受关注。待其正式投用后,预计全年可减少天然气放空量近100万立方米,降低碳排放量超1600吨。这无疑是“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积极构建绿色低碳生产体系的关键一步,为我国深海油气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流程优化:节能降碳从源头抓起

在“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的生产过程中,气田总监牵头成立专项突击队,深入探寻闪蒸气出现的源头,经过反复论证,专项突击队不断优化方案,改造工艺流程,最终实现了对闪蒸气的有效回收利用。这一举措每年可回收44万立方米天然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千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限海南分公司还将这一成功经验推广至“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在二期项目的设计阶段,就将能耗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纳入重点规划。在新建的生产平台上,高低压放空系统、乙二醇再生系统和化学药剂储罐均采用氮气作为吹扫气和覆盖气,以氮气替代天然气。氮气来源于崖城13-1气田生产平台。通过升级改造该平台原有的空压机和氮气发生器,有限海南分公司大幅提升了制氮能力,每年减少天然气消耗量约115万立方米。

在电力方面,“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也进行了优化调整。基于前期的多轮核算与试验,专业人员发现单透平机组运行完全能够满足气田的用电需求,并且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天然气消耗量和碳排放量。于是,气田从双透平机组运行顺利转为单机组运行,实现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数智赋能:能耗管控更加精细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工艺系统规模大、结构复杂,这给能耗管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有限海南分公司引进了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对气田凝析油外输系统、天然气外输系统的能效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该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功能强大,不仅能够以图表、曲线、表格等多种形式直观展示总能耗,还可对重点设备能耗进行分类、分区数据统计,并从不同维度提供能耗对比解读。这为精准定位高耗能点、优化能源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相关生产负责人表示:“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让我们能够更加科学、精准地进行能源管理,为气田经济用能、合理用能提供了坚实保障。”

应对极端天气:提升生产韧性与效率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所在海域天气情况复杂多变,强台风等极端天气时有发生。在过去,当强台风来临时,气田只能选择关井停产,这不仅造成了天然气的损耗,还增加了复产后的生产药剂消耗量。

为解决这一问题,气田按照“全面评估、系统设计、稳妥实施”的原则,对风暴条件下能源站的总体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制订了270余套相关设备改造调试方案。同时,推动建设了“深海一号”陆上操控中心等配套设施,使气田具备了远程遥控生产能力。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提升了气田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每年可增产天然气量超6000万立方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此外,2024年,有限海南分公司还对“深海一号”能源站673盏非应急防爆荧光灯实施了节能改造。通过采用光效更高、更节能的LED灯管代替原有的荧光灯管,显著节约了电能,进一步降低了能源消耗。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的绿色低碳转型实践,是我国深海油气开发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通过流程优化、数智赋能以及应对极端天气能力的提升,气田不仅实现了节能降碳的目标,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韧性,为我国海洋油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更多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深海一号”将继续在深海中书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推荐阅读

Subsea7获挪威Fram Sør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大型合同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Subsea7宣布获得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授予的Fram Sør油田开发项目大型合同,该大型合同的金额范围在3亿至5亿美元之间,该项目位于挪威近海。Fram Sør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涵盖海底结构物及流体管线的工程、采购、施工和安装(EPCI),包括53公里的生产管线、气举管线和注水管线,以及脐带缆系统的安装。此前,Subsea7已于2025年1月9日获得该项目的前端工程设计(FEED)合同,并完成了开发方案的最终技术定义。工... 2025-07-18

中国海油首届海洋能源工程基础应用研究与前瞻技术攻关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加快培育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7月17日,中国海油首届海洋能源工程基础应用研究与前瞻技术攻关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国家能源深水油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海洋油气工程技术与智能化重点实验室主办,研究总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院长杨进、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副总工程师蔡元浪主持。 2025-07-18

中国海油有限海南分公司上半年油气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国海油有限海南分公司上半年油气产量超出计划目标,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为全年实现上产千万吨,产气超百亿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稳存量,拓增量:实现稳产增产双突破今年上半年,有限海南分公司在产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既在新区大胆尝试,又在老区努力挖潜。技术团队通过深入剖析气藏潜力,制订并落实了气藏一井一策的精细化策略。根据气井潜力分级分时释放产能,保障单井稳定生产,从而实现了气田的合理开发。多个... 2025-07-18

中海油研究总院发布新一代海上大型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海潮OSim2.0助力海上智能油田建设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17日,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研发的新一代大型海上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海潮OSim2.0在北京正式发布。这一具有高性能、高精度、跨平台特点的软件系统,实现了国产化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里程碑式突破,为海上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打造了海油芯。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是油气田高效开发的关键核心工具。海潮OSimV1.0于2024年4月发布,成功实现了海上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从0到1的突破。在此基础上,研究总院团队持续创新,进一步开发了智能流场优... 2025-07-18

勘探重大突破!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在南部海域深层首获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 2025-07-1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