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海上油田注水水质多参数智能化在线监测系统在南海西部油田正式投入使用。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海上油田注水水质监测从传统人工模式迈向智能化的新阶段,监测效率大幅提升,为海上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助力南海西部油田在油田精益管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油田。
注水是提高产能的关键增产技术。通过将达标的水注入油田,可以有效补充和保持地层压力,从而提升油田产量。然而,传统的注水水质监测主要依赖人工操作,每个样品需要进行至少12项分析化验,单个样品的分析耗时超过6个小时,难以满足实时调控的需求。
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海油科研团队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先进技术,经过多轮次的室内评价研究和现场海试,历时一年半,成功攻克了5项关键技术,建成了注水水质多参数智能化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橇装模块化设计,体积仅为4.4立方米,相当于两个双开门冰箱并排摆放的大小,能够轻松嵌入海上平台的狭窄空间。它可以安装在注水处理流程的各个节点,具备数据处理、图形显示和超限预警等功能。通过“一键操作+实时数据可视化”,作业人员能够直观地掌握水质状态,并动态调整注水处理工艺参数。
该套系统就像注水水质的“智能体检医生”,能够实时对油田注水水质进行在线监测。一旦发现化验项数值超标,系统会立即发出超限预警,方便油田及时采取调整措施。此外,“智能体检医生”在每工作8小时后,会自动进入5分钟的在线清洗模式,对自身管线和元器件进行清洗,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目前,该“智能体检医生”已在海上油田和乌石陆地终端投入使用。预计每个平台每年可减少人工采样1400样次,检测效率提升10余倍,测试结果准确率高达95%以上。随着该系统的规模化推广,预计将大幅降低水质监测成本,减少因水质问题导致的修井费用,为海上油田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