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Vår Energi与TechnipFMC Norge达成合作 加速北海Gjøa区域海上油气项目开发

2025-07-09 14:54     来源:oedigital     海上油气田油气田开发

海洋能源网获悉,日前,挪威能源公司Vår Energi与TechnipFMC Norge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旨在利用其集成化模式,加快北海Gjøa区域未来海上油气项目的开发进程。

此次合作协议由Vår Energi代表Gjøa Nord、Cerisa和Ofelia油气发现区的许可证持有者签署,涵盖了海底生产系统(Subsea Production Systems,SPS)和海底脐带缆、立管及输油管线(Subsea Umbilicals, Risers, and Flowlines,SURF)的集成化执行工作范围。该合作协议为期五年,且有延长的可能性。

Gjøa Nord、Cerisa和Ofelia油气发现区的总储量预计可达1.1亿桶油当量。如果许可证持有方决定推进项目,计划将三个开发项目进行协调,以实现采购、工程、钻井、安装及项目跟踪方面的协同效应。

“我们对Gjøa区域的进一步开发寄予厚望,这是Vår Energi的核心区域之一。目前,我们正在推进这三个油气发现区的开发成熟度,计划将其作为海底开发项目与Gjøa平台相连。通过与TechnipFMC的合作,目标是实现更快且更具竞争力的开发。”Vår Energi首席运营官Torger Rød表示,“我们将共同优化开发方案,确保项目高效执行,以最大化价值创造。”

此次合作将为Gjøa区域的油气开发带来新的机遇,通过优化开发方案和协同执行,有望实现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项目推进,为区域油气开发注入新动力。

推荐阅读

绥中36-2油田创新实践:“一套半”井架系统助力渤海钻完井作业提效降本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在绥中36-2油田A05井作业现场,工程技术作业中心首次借助一套半井架系统,通过离线预接套管技术推动套管高效入位,为渤海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钻完井作业开辟了安全提效的新路径。离线预接套管技术:打破传统作业瓶颈在传统钻完井作业模式下,钻井完成后,套管需逐根往井里穿,每根套管都要在现场进行连接,工序繁琐且耗时漫长。然而,离线预接套管技术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困境。借助该技术,在正常钻井的同时,作业人员可以提前将多根套... 2025-07-11

中海油服“璇玥”系统攻克高温难题 助力潜山油气藏智能化开发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海油服在渤中26-6油田成功完成了璇玥系统首次高温永置式光纤作业。这标志着璇玥光纤监测技术在高温环境下的作业能力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潜山油气藏的智能化、精细化开发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高温挑战与技术突破渤中26-6油田是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潜山油田,储量规模达亿吨级。该油田的储层温度超过160℃,且油田内的生产井多为大斜度定向井。传统电子传感器在这种高温环境下作业时间有限,常规测井手段难以正常获取储层数... 2025-07-11

“深海一号”:全年降碳超1600吨 深海气田迈向绿色低碳新时代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传来好消息,其三甘醇再生系统汽提气回收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该项目自今年年初启动以来,备受关注。待其正式投用后,预计全年可减少天然气放空量近100万立方米,降低碳排放量超1600吨。这无疑是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积极构建绿色低碳生产体系的关键一步,为我国深海油气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流程优化:节能降碳从源头抓起在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的生产过程中,... 2025-07-11

惠州26-6平台创新三甘醇回收装置 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惠州26-6平台自主设计研发的三甘醇(TEG)回收装置完成测试并正式投入使用。该装置预计每年可回收三甘醇液体约8吨,节约化学药剂成本近14万元,为海上油气田的绿色低碳转型再添助力。一、三甘醇在天然气生产中的关键作用三甘醇(TEG)是海上天然气脱水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化学剂。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三甘醇凭借其高吸水性,能够有效脱除天然气中的水分,防止管道腐蚀和水合物堵塞,从而保障天然气的顺利输送和生产安全。此外,... 2025-07-10

国产燃驱离心压缩机组落地 海上油气田开发迎来“中国方案”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由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设计的海上首台国产 25MW 级燃驱离心压缩机组正式投用,为我国百米水深气田开发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百米水深气田集约化开发能力迈上新台阶,为我国海上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了中国方案。核心突破:打造海上气田中国心燃驱离心压缩机组是增压平台的核心设备,单台机组有数万个零部件,可靠性要求极高,产业链涉及环节众多。以往进口此类设备供货期长、费用高。面对如此关键的设备... 2025-07-09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