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渤海油田天然气产量创新高 日产、累产双突破!

2025-07-08 17:26     来源:中国海油     海上油气田渤海油田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2日,渤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达到1235万立方米,这一产量可以满足一个百万人口城市一个月的民生用气需求。与此同时,渤海油田自投产以来的天然气总产量已达到520亿立方米,实现了日产和累产的双重突破!

年初以来,有限天津分公司锚定上产4000万吨的目标,通过精益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不仅夯实了原油产量的基本盘,还坚持油气并举、强化产能建设,成功打造了渤西作业公司、辽东作业公司两个日产400万立方米的气区,以及渤南作业公司日产300万立方米天然气的“新增长点”。与2024年同期相比,油田天然气产量日均增长约200万立方米。

渤海油田地处典型的油型盆地,地质构造复杂,油气藏分布零散,天然气容易逸散,勘探发现规模性气藏难度极大,且采出形式多为伴生气。面对这一现状,渤海油田在保持原油日产10万吨的基础上,通过“节流开源”的方式,努力攒住每一方天然气,连续四年保持天然气年产量在30亿立方米以上。有限天津分公司通过海陆联动,立足伴生气特点,优化油气处理流程,着力解决“低压气”“放空气”“高露点气”等多项难题,实现了天然气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在渤中28/34区域内,各油田天然气系统液态烃产生的挥发气压力低,回收难度大。传统压缩机增压方式投资大、改造周期长。为此,渤南作业公司持续攻关,引进射流低压气回收装置,并配套轻烃回收技术,为油田低压气回收找到了最优解。

为进一步提高天然气产量,有限天津分公司强化顶层设计,推行区域一体化开发模式。通过依托海底天然气管网,整体调配海域内油气田的产气量,最大程度释放天然气产能,为渤海油田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渤海油田的天然气产量创新高,不仅是技术突破和管理创新的成果,更是我国能源保障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未来,渤海油田将继续在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上发力,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更多力量。

推荐阅读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近日全面投产——中国最大海上气田这样建成

6月25日,海南崖城海域随着最后一口气井进入稳定生产状态,“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实现全面投产!这意味着,“深海一号”大气田23口水下气井全部“上岗”,最高日产能达150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2025-07-16

南海东部油田上半年油气产量均超计划

今年上半年,南海东部油田实现年度油气产量挑战目标的50%,原油与天然气产量双双超计划完成,调整井与措施井贡献产量同比跃升,设备完好率再创历史新高。 2025-07-16

辽东旅大5 - 2北油田热采锅炉安全运行超1000天 海上稠油开发迎来新突破

海洋能源网获悉,截至目前我国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热采开发油田——辽东作业公司旅大5 - 2北油田的热采核心设备高压蒸汽锅炉已安全稳定运行超1000天,推动油田日产量显著提高,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了热采力量。高温高压下的高效开采旅大5 - 2北油田属于典型的海上特超稠油油藏,原油黏度极高且流动性差,采用常规开采方式难以取得理想效果。辽东作业公司采用蒸汽吞吐技术,通过高压锅炉将水加热至300摄氏度以上,水在加热后形成高温蒸汽注入地... 2025-07-16

海上油田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 西江24-7无人平台成功“安家”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14日,南海东部海域传来喜讯,西江24-7平台上部组块顺利完成吊装,标志着该项目海上安装作业全部完成,正式开启联合调试新阶段。西江24区开发项目是中国海油推动海上油田数智化转型的标志性项目。项目作业水深约90米,新建一座无人平台西江24-7,铺设1条8.5公里的混输海底管道和1条8.5公里的脐带缆,同时对西江24-3B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平台上部组块总重约3310吨,主体结构由两层甲板组成,主甲板长36.3米,宽36.1米,投影面积相当于3个... 2025-07-16

渤海油田半年油气首次跨越2000万吨 高质量冲刺年产能4000万吨目标

2024年1—6月,渤海油田累计生产油气2050万吨油当量,创60年勘探开发史上半年破2000万吨新纪录,为国家海上油气供应再添压舱石。一、目标再加码:全链条管理让每一滴油都算数• 设定挑战目标+内控高线双指标,按部门—油田—单井三级分解。• 引入PDCA闭环管理: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动态更新产量、工作量两张清单。• 推行三盯机制:盯节点、盯异常、盯结果,实现产量日清周结。二、技术再精进:注水、稠油、钻完井三线齐发1. 精细注... 2025-07-15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