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国海油自主开发的最大通径一趟式智能分舱控水技术在渤海油田成功应用。这项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创新成果,标志着中国海油在油田精益管理上取得了新的重要突破,为老油田的焕新与新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智能分舱控水技术是完井防砂控水一体化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完井防砂技术素有“油井之肾”之称,是油气开采中防止地层砂流入井筒、确保作业效果、保障原油顺畅流出、保护储层、延长油井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智能分舱控水技术由中国海油项目团队借鉴航海航天的分舱理念研发而成,为海上油田水平井打造了多个独立的“生产车间”。通过智能调控工具,这些“车间”可以独立运作,将以往被动调控的模式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管理模式,实现精准注水与精细采油的联动,把藏在油层里的“边角料”都开采出来。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平井精细化分段开采,是降低油井含水率、大幅提高海上油田采收率的“金钥匙”。
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的研发团队积极创新,以“分段封隔 + 旁通充填”为核心理念,在井筒内构建互不干扰的独立舱室。经过数百次的模拟推演与测试优化,团队成功突破了5项核心技术,研发出120.65毫米最大通径旁通分舱防砂封隔器,并巧妙兼容了116毫米通径的智能配产系统,实现了技术的全面升级。在渤海油田的首次应用中,这项技术的表现堪称惊艳:充填携砂液过流效率提升了18%,单井分层调控时效提高了3倍,成为智能完井装备集成化应用的实践典范。目前,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可有效满足老油田剩余油挖潜和新油田高效开发的需求。
中国海油科研团队正持续攻坚,着力推出更多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创新技术,推动海上油气开采从“经验驱动”向“数智驱动”加速转型。通过精耕细作、精打细算,为海上油田开发打开新的发展空间,为我国海洋油气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