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1日,伴随着运输驳船嘹亮的汽笛声,西江24-7平台上部组块与西江24-3B平台改造模块在青岛海洋工程建造场地正式启航,奔赴南海。预计7月6日,它们将抵达南海东部作业海域,开启海上安装阶段。
“利器”护航,助力行稳致远
西江24-7平台是一座无人智能平台,是西江24区开发项目的核心设施。其中的平台上部组块是本项目最重要的单体之一,吊装重量达3216吨,通过自行模块运输车完成陆地装船。此次长途航行距离约2000公里,预计航行时间为4.5天。为了应对长距离运输、恶劣海况与天气风险,此次运输作业采用动力定位运输船舶“海洋石油278”,其动力定位等级达到DP2级。该船舶具备强大的抗风能力,自航速度是常规拖带运输航行速度的2倍,可将运输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赋能“数智化”,再添“新版图”
平台运抵作业海域后,西江24-7平台上部组块将由大型浮吊船“蓝鲸7500”吊装至预先安装的导管架上,改造模块则吊装至西江24-3B平台。整个吊装过程对天气、海浪的要求极高,就位精度需达到厘米级。为此,项目组精心设计了安装精就位导向装置,以保障模块精准就位。
西江24区开发项目是中国海油海上油田数智化转型的标志性项目。项目采用区域统筹、联合开发模式,新建一座无人智能平台(西江24-7平台)、一条混输海底管道及一条脐带缆,并对西江24-3B平台进行升级改造。通过高效利用周边现有设施资源,项目充分释放油田产能,提高经济效益。该项目具备陆地远程控制生产功能,在台风模式下可实现安全关停及海管置换,适应极端工况。这是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数智化转型的又一次实践创新,为海上油气田智能化安全运维提供了新的路径。
目前,西江24-7平台上部组块已完成31个子系统的陆地调试工作,系统调试完成率超过60%,实现了陆地问题零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