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海油服首个超大型一体化开发项目——垦利10-2一体化项目成功完成第一阶段钻完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垦利10-2油田是我国海上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岩性油田,原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该一体化项目共包含79口井,其中采油井57口,注水井21口,水源井1口。在第一阶段,项目团队共完成钻井46口,完井25口,为后续钻完井作业积累了丰富经验。
安全筑基:工程质量“零瑕疵”
项目团队坚持以“零容忍”态度筑牢安全防线,通过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和压实JSA(工作安全分析)管理等多项举措,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最终,项目交出了“零安全事故、零井控事故、零环保事故”的优秀答卷,确保了工程质量的“零瑕疵”。
技术赋能:高产高效“双突破”
项目践行“少井高产”理念,以技术创新推动产能跃升。在第一阶段,水平井储层钻遇率高达92.15%,13口冷采井返排作业均达到配产目标。此外,钻刮一体化技术等十余项新工具、新工艺的应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效能,实现了高产与高效的“双突破”。
工艺革新:挑战深海“不可能”
面对复杂地质条件,项目团队成功实施了大位移井“漂浮”下套管工艺,通过旋转技术突破100米悬重难题,顺利完成两口浅层大位移井套管下入。同时,引入智能采油树与液控工具,实现了远程压井和智能注采转换,累计缩短工期2.88天,解锁了深海作业的“智能密码”。
精益管理:降本增效“见真章”
通过区域化统筹与集约化管理,项目实现了船舶、物料、人员等资源的动态共享调配。大力推行“一趟钻”模式,27口井的12-1/4"井段一趟钻零短起钻完进尺,占比达61.36%,最高日进尺达1666米。更有10口井实现“零短起”直接下套管,大幅压缩了工期成本,展现了精益管理的显著成效。
自主创新:核心装备“展锋芒”
依托自主研发的璇玑、璇玥设备,项目深度融合地质工程数据,实现了作业时效高达99.4%,轨迹控制与测井质量合格率达到双百,充分展现了核心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
**展望未来**,中海油服将以垦利10-2一体化项目第一阶段积累的丰富作业经验为基础,进一步深化技术创新应用,提升项目管理效能,为渤海油田实现油气上产4000万吨的目标注入强劲动能,助力我国海洋油气开发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