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气技术
11月7日,南海东部海域传来好消息,今年台风季恩平10-2无人平台通过新的技术方案首次实现远程电力恢复的“实战”应用,较传统复产方式提前5小时,挽回原油产量近10000桶。
2024-11-08
海上油气海上油气技术海上油气平台
9月下旬,我国首个深水二次开发项目投产。我国深水油田首次应用自主研制中压变频技术, 实现远程控制。 截至目前,流花4-1油田8口水下油井稳定运行近1个月,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的安全稳定可控,标志我国深水油气田远程操控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2024-10-15
海上油气技术海基二号
9月13日,由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能源与装备建设分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4青岛海能会——“海洋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广东工业大学、中海油研究总院、海油工程、中国石油海洋工程公司、海油发展、山东海洋集团、中国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公司、中海油服、兰石集团、湘钢集团、攀钢集团、中兴能源装备、博盛钢业、罗克韦尔、捷杰西科技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政府部门和产业链有关企业的专家学者及代表近30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论坛分上午的“产业发展专
2024-09-29
海上油气海上油气技术
近日,海油工程设计院完成渤海最重平台—— 渤中26-6 CEPA平台浮托作业仿真模拟, 标志着公司大型油气工程仿真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工程仿真模拟依托计算机服务器和专用模拟设备,运用数模算法和数字化技术,模拟海洋环境、海上结构物和工程船舶运动特性,根据工作状况需求高度还原作业环境。作业人员利用仿真系统以类似于“3D游戏” 的方式,提前熟悉作业环境、评估作业风险,大幅降低海上作业施工模拟训练成本。目前,全球仅有为数不多的国家掌握该项技术。
2024-09-26
海上油气平台海上油气技术
8月28日,湖北荆州,石化机械四机公司为中国首艘大型压裂船研制的压裂设备正式交付。来自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芜湖分社、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西南石油大学等领导专家现场验收。
2024-08-30
海上油气技术海上油气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下称有限湛江)在涠洲11-4N油田某井首次 成功实施多功能高低压分层完井技术。 通过在同一口井中实现多层系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有效减少井槽使用数量, 降低开发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少井高产”。 目前该井初期排液获得高产油气流。
2024-08-27
海上油气技术海上油气
超稠油四井同注及多级堵调热采新工艺在渤海旅大5-2北油田成功应用,日增产原油约200吨,标志着我国海上特超稠油规模化开发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动用海上稠油储量提供了新路径。旅大5-2北油田是我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热采开发的特超稠油油田,原油粘度达50000毫帕·秒,常温下接近固体沥青,在地层中像凝固的“巧克力”一样,流动性极差,开采难度大。为高效开发利用稠油储量,有限天津分公司科研人员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围绕特超稠油堵控水、规模化注热等关键核心技术持续进行攻关。
2024-08-09
海上油气田海上油气技术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 (ADNOC) 近期宣布,在其海上 Satah Al Razboot (SARB) 油田实施了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先进数字技术后,该油田的生产能力提升了25%,达到了每天14万桶的产量。这一成就不仅为ADNOC的产能提升计划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展示了数字化转型如何有效地推动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08-05
海上油气海上油气技术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 (ADNOC) 近期宣布,在其海上 Satah Al Razboot (SARB) 油田实施了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先进数字技术后,该油田的生产能力提升了25%,达到了每天14万桶的产量。这一成就不仅为ADNOC的产能提升计划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展示了数字化转型如何有效地推动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08-04
海上油气海上油气技术
管道式油水分离设备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安徽中科引力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团队)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等重大项目支持下率先研发,先后提出螺旋管式分离器、柱形旋流分离器(切向入口/轴向入口)、T型管分离器等管道化分离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率,为油水分离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目前这些技术在部分油田和中海油海洋平台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2024-07-25
海上油气技术海上油气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20日,我国海上首个稠油热采油田——南堡35-2油田首次采用过热蒸汽吞吐工艺实施6井次调整井蒸汽吞吐作业,日产原油达220吨,标志着海上稠油开发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
2024-07-22
海上油气中国海油海上油气技术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海油服物探研究院特普数据中心(湛江)(以下简称“特普湛江”)成功助力我国首个超深水超浅层气田陵水36-1的勘探发现。复杂的地质环境是南海气层勘探面临的诸多世界级技术挑战之一。陵水36-1是南海琼东南盆地浅部气层和水合物勘探的重要靶区,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原有地震资料受到浅层气的影响,对于浅层含气的分辨能力不足,不利于高丰度气藏的预测和井点部署优选。
2024-07-05
海上油气技术海上油气田油气勘探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11日,由中海油服自研的我国首套海洋拖缆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经”系统获中国海油科技进步一等奖。深水、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能力是一个国家或石油公司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 长期以来,购买、租赁进口拖缆油气勘探装备费用较为昂贵,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深水油气藏的勘探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自2017年起,科研团队围绕作业深度、勘探精度、系统功能等难题,持续开展深水地震勘探成套装备的研发工作。
2024-06-12
油气勘探海上油气技术海上油气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27日,中国海油“环科一号”高粘易凝多相流动试验系统在天津滨海新区正式揭牌。该套系统是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工业级别高压(15MPa)、宽温域(-10-100℃)多相流动中试评价系统,系统压力等级、温度范围和尺度规模均处于世界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系统的正式落地实现了我国多相流试验技术从“室内评价”到“中试基地”的跨越式发展,打通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2024-05-28
中国海油海上油气技术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海油服钻井事业部推出的海上钻井平台关键设备智能监测系统在海洋石油982平台成功应用,标志着海洋石油产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一步。该智能监测系统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发而成,涵盖了顶驱、推进器、主发电机组等关键设备,实现了数据采集、分析、诊断等功能。通过平台端和陆地端的数据交互,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识别潜在故障和异常,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4-05-27
海上油气平台海上油气技术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