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渤海油田智能完井获新突破!

2025-05-27 14:12     来源:中国海油      中国海油渤海油田海上油气技术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26日,渤海油田锦州25-1南油田E47H井日产油达到130立方米新高,超配产近50%。该井是我国海上油田首次实施电控智能分舱叠加光纤永久监测技术的试验井,井下实时采集传输13类数据至井上,单日数据采集量是邻井的650倍。

在井下,超过3500米的光纤可实现全井筒数据连续采集。工作人员解析数据“密码”后针对性地调整油井生产制度,在保持该井高产液的同时,使其含水率持续保持2.5%低位。该技术的实践应用标志着渤海油田智能完井获得新突破。

完井是钻井工作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采油工程的开端。工程技术人员钻达设计井深后,以一定结构连通井筒和油气层,构建起油气渗流并汇集采出的通道。完井工艺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油井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寿命。

渤海油田着眼工程生产一体化,聚焦智能完井新工艺,在建井之初就为后续油田开发及措施调整预留空间,延缓气水突破时间,优化油井产量,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

“分舱”是指根据地质油藏认识,将油气储层段划分为多个层段,打开储层较为发育、水淹程度较弱的层段进行开采,是完井工艺向智能化迈进的直接体现。

如果将智能分舱比喻为“数智完井1.0”,在该基础上下入油管外永置式光纤就是“数智完井2.0”。锦州25-1南油田所在的潜山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裂缝非均质性强,水淹规律多样,传统分舱手段依据测井资料难以把握潜山水淹认识,选择开采层段无异于“盲人摸象”,给油气田的高效开发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以往分舱井的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临井生产制度及该区域油藏大模型进行层段选择,打开含水率低的层段、关闭含水率高的层段,实现总体采收率的提高。潜山层段则大有不同,新油藏地质资料少,可借鉴井史资料寥寥无几。基于此,项目组与地质油藏专业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决定在E47H井进行智能分舱永置式光纤下入作业。

在E47H井中,通过向部署到井下的光纤射入激光并分析散射回的光信号,记录全部分舱段上的温度、声波信息,项目组可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测,综合多源信号分析数据计算产液剖面,提前采取措施,精准开关对应油层段。

智能完井技术的升级迭代面临诸多挑战。因多段分舱的井下环境,光纤设计随生产管柱下入井内需多次穿越井下工具和熔接。项目组提前组织作业专家队伍,结合该井实际工况和施工难点进行多次实验和论证,最终形成光纤下入期间的完整性保护方案。

施工中,项目组针对水平段光纤下入摩阻大的技术难点,制订了200米/次的监测方案。面对光纤熔接的不确定性,现场人员通过精细化操作,完成了17次0.1毫米级精度熔接,不仅在试验井实现技术融合升级,也在实践中完善了作业方案,积累了作业经验。

该项智能完井技术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指导单井远程监控管理,辅助生产调整和优化,更为地质研究、油藏开发等业务的数字化提供支撑,实现油田建设全业务链数据原始积累和共享协同,助力创建智能化工作流。

有限天津分公司持续推进新型钻完井技术能力建设,深化智能完井系统优化升级。随着多平台多区域新技术实施,渤海油田将实现生产端反哺勘探端的一体化机制,构建起集成化的工作环境,使各专业能够实时共享数据和信息,以“庖丁解牛”之姿进行协同作业。

推荐阅读

闻风而动!渤海油田全力筑牢能源保供“安全屏障”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13日,天津海洋中心气象台发布海上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渤海油田闻令而动,迅速组织安排,海上员工严阵以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全力确保油田生产安全平稳运行,精心筑牢应对极端天气的能源保供安全屏障。锦州23-2油田: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系统应对突发气象灾害锦州23-2油田作为我国首个多层稠油热采开发项目,迅速启动异常天气应急预案,系统应对突发气象灾害。油田中控岗加密监测开排罐液位,工艺工程师... 2025-06-13

中国海油首届物探地质作业技能竞赛圆满收官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6日,中国海油首届物探地质作业双基提升活动——录井专业技能竞赛在广东惠州顺利完赛。本次大赛以强基赋能争先锋,实干担当建新功为主题,由有限公司勘探开发部主办,有限深圳承办,旨在通过技能竞赛促进技术交流与队伍建设,为复杂的油气勘探开发打下坚实基础。大赛采取混合编组的形式,按照专业结合、实践配合的原则,联合组队,促进各专业间的沟通与协作。来自天津、深圳、湛江、海南、上海、中联公司等6个地区的地质监督和地质... 2025-06-12

垦利10-2油田群中心处理平台成功浮托安装 创下渤海区域新纪录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8日,渤海油田传来喜讯,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中心处理平台成功完成浮托安装,打破了渤海区域海上油气平台尺寸和重量的纪录,项目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此次安装的中心处理平台是一座集生产、生活设施为一体的3层8腿多功能海洋平台,高度达22.8米,投影面积相当于1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设计重量超2万吨,是渤海海域迄今为止重量最重、外形尺寸最大的海上油气平台。由于平台重量超过了国内海上浮吊能力的极限,项目团队采用了... 2025-06-11

海上碳酸盐岩潜山开发新突破 涠洲5 - 3油田正式投产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9日,我国海上巨厚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开发迎来重大进展,涠洲5 - 3油田正式投产。这一标志性事件不仅为我国海洋能源开发注入强劲动能,也彰显了我国在海上碳酸盐岩潜山开发领域的崭新成就。涠洲5 - 3油田开发项目坐落于北部湾盆地,平均水深约35米。项目对自安装井口平台海洋石油165进行了适应性升级改造,增设了具备油气处理等功能的设施,使其能够满足10口井的作业需求。此外,项目新建了一条24公里的海底混输管道以及5.5公里的... 2025-06-10

中交海峰风电与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座谈交流共谋海上新能源合作发展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交海峰风电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市场总监王越山在宝溢丰大厦会见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总经理康思伟,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和推动海上新能源领域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王越山对康思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详细地介绍了中交海峰风电的战略规划、发展定位、市场布局以及主营业务开展情况,着重展示了公司的核心装备。同时,王越山还分享了中交海峰风电在海上风电建设期和运... 2025-06-09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