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油发展自主研发的高承载动力电缆不动采油树投捞电泵技术投用

2025-02-06 14:12     来源:海油发展微讯      海上油气田海上油气技术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由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承载动力电缆不动采油树投捞电泵技术,在渤中19-4油田C13H井首次应用获得成功,标志着海上油田电泵投捞作业迈进绿色高效阶段。

高承载动力电缆不动采油树投捞电泵技术是将电泵机组直接连接在高承载动力电缆下端,由动力电缆送入井下,改变过去通过管柱下入电泵的作业方式,省去了采油树拆装、管柱连接和护罩安装等,整体作业时效提高约50%,作业成本降低约30%,有利于油井快速投产。

随着海上油气开发的深入,无修井机平台数量逐年增加。然而,无修井机平台的修井作业成本高昂,复产周期漫长,急需获得突破。2023年10月,海油发展自主开发出动力电缆投捞电泵技术,在埕北油田B31H井顺利投用,应用效果良好。为进一步提升技术效能,公司聚焦无修井机平台不动采油树技术研究,力求大幅简化海上平台电泵投捞作业流程,为海上油田增储上产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研发团队先后攻克井口电缆悬挂穿越密封、大功率重载电控直驱、井口安全放喷控制等4项关键技术。其中,自主研制的重载绞车配备无级调速功能,在复杂井况下操控性更强,承载力可达20吨,增强了作业安全性。与此同时,重载绞车具有能量回馈能力,每次下井作业能将35%的电能回收再利用,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此外,井口安全放喷控制系统以海上平台气源为动力,无须额外供电,实现油田资源合理利用。

推荐阅读

秦皇岛32-6作业公司:绿色转型引领海上油田高质量发展

在当今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下,秦皇岛32-6作业公司以全场景低碳化为指导,积极推动智能油田建设,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油田开发、规划安全生产和日常运行的各个环节,并顺利通过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复核,成为行业绿色发展的典范。岸电应用:开启海上油田绿色开发新时代2021年9月,秦皇岛-曹妃甸油田群岸电应用示范项目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我国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项目的成功落地,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在绿色开发、高效开发和智能开发领域迈... 2025-02-13

BP计划在里海沙赫德尼兹气田新增六口井以保障稳定生产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英国石油公司(BP)计划在阿塞拜疆的里海沙赫德尼兹(Shah Deniz)气田新增六口天然气井,以确保未来多年的稳定生产。沙赫德尼兹气田目前由BP运营,共有21口天然气井。该气田对于阿塞拜疆向欧盟增加天然气出口至关重要,是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重要替代方案。根据2022年达成的协议,阿塞拜疆计划到2027年将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量翻倍,达到每年至少200亿立方米。阿斯兰贝利表示,沙赫德尼兹气田2024年的天然气产量从2023年的... 2025-02-12

白云气田群正式开通5G网络!补齐南海东部油气田5G信号全覆盖的最后一块拼图

春节前夕,我国首个深水气田群——白云气田群正式开通5G网络,补齐了南海东部油气田5G信号全覆盖的最后一块“拼图”.随着荔湾3-1、番禺34-1、番禺30-1等平台陆续加入“5G大家庭”,南海东部七大作业区47个生产设施已全部开通5G网络,整体通讯保障能力更加完善,中国海油智慧油气田群的信息传输能力、数智建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5-02-12

中国海油2024年度科学技术奖揭晓:多项成果引领深海油气开发新突破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国海油公布2024年度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此次评选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取得的创新性先进科学技术成果、重大技术发明创新以及基础性前瞻性突出贡献的研究成果进行表彰。南海东部油田在此次评选中表现突出,共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技术发明奖2项,基础研究奖1项。以下是部分获奖项目的详细介绍: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南海北部深水区核杂岩强改造凹陷勘探理论技... 2025-02-11

TotalEnergies在纳米比亚海域启动钻探作业

海洋能源网获悉,2月7日,法国能源巨头TotalEnergies在纳米比亚海域启动了其计划中的两口油气井的钻探作业。2月3日,半潜式钻井平台Deepsea Mira在2913B区块南部的Marula-1X勘探井开始钻探。TotalEnergies是2913B区块的运营商,持有50.5%的工作权益,其合作伙伴包括卡塔尔能源(30%)、非洲石油的Impact Oil and Gas(9.5%)以及纳米比亚的NAMCOR(10%)。此次钻探的目标是Marula扇区内的白垩纪砂岩,该区域位于富含油气的Kudu源岩 2025-02-10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