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海油服CMUR钻井技术在渤海油田首次成功应用

2024-12-10 09:57     来源:中海油服COSL      渤海油田海上油气技术海上油气油气钻采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海油服CMUR可控轨迹短半径多分支井技术在渤海油田完成首秀,产油量较原井提产50%。本次作业一趟钻创造了356米的国内海上油田短半径分支井最长进尺纪录和海上首次6寸井眼高造斜率一趟钻完钻纪录。标志着中海油服CMUR技术在不同海域、不同地质条件下应用再获重要突破

CMUR技术是一项“以少井求高产”的综合性前沿技术。原有的老井眼好比一条连通地面与井下的“高速公路”,而CMUR技术通过开辟大弯角“匝道”,新建一条连通近井地带的“高速公路”,以高造斜率开窗侧钻,定向轨迹实时可控,能够迅速着陆储层,成功破解了薄差油层开发难度大、近井地带剩余油开发建井成本高等难题,开辟了海上油田低产低效井剩余油挖潜治理的全新技术路径。

本次作业井原水平段储层渗透率和液量水平明显低于周边井平均水平,采出程度低,边水能量强,常规侧钻工艺存在作业周期长、成本高等难题,难以实现经济性高效动用。

本次作业中,中海油服一体化和新能源事业部CMUR技术团队通过精选高造斜率螺杆和钛合金钻杆实现短半径造斜与水平段一趟完钻,实时优化钻进轨迹,高效完成了长达356米进尺钻进。同时,技术团队通过下入自研柔性筛管搭配轻质颗粒砾石充填防砂,大幅提升了单井产能和采油速度。最终,该井全角变化率相较常规侧钻技术提高近8倍,节省进尺1400米,创造了渤海油田短半径分支井眼的最长进尺纪录。

推荐阅读

渤海天然气调配新中心:渤中13-1油气田年供气量超1亿立方米

海洋能源网获悉,据最新数据显示,渤西作业公司的天然气枢纽——渤中13-1油气田在过去十五年中累计保供天然气达17亿立方米,累产原油超过270万吨,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冬季民生用气提供了稳定、安全、可靠的绿色清洁能源。渤中13-1油气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自2009年12月投产以来,已发展成为渤海特殊岩性老油田。十五年间,该油气田从单一井口平台发展成为管理三星连珠及两座无人井口平台的海上油气生产集群,成为渤海西南部油田群天然气处理和... 2024-12-17

114000吨油船GREEN WHALE OT114首制船顺利交付!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10日,由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江苏新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为挪威船东Ecotank AS公司建造的114000吨油船GREEN WHALE OT114首制船顺利交付。该船挂马绍尔旗,入级挪威船级社。 2024-12-16

“北斗”卫星通讯系统在“海洋石油119”FPSO成功上线

12月11日,“北斗”卫星通讯系统在“海洋石油119”FPSO成功上线。这是我国深水油田首次应用 “北斗”卫星通讯系统, 为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海洋油气装备体系,促进海上油气田数智化转型贡献了新思路、新方案。 2024-12-16

大连造船17.5万立方米LNG运输船首制船首舱顺利通过氨气试验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重工子公司大连造船建造的17.5万立方米LNG运输船首制船首舱顺利通过氨气试验,得到船东、船检及GTT等参建单位的一致好评。 2024-12-16

海洋能源科普——世界上有哪些类型的海洋钻井平台?

钻机是在地质勘探中,带动钻具向地下钻进,获取实物地质资料的机械设备,又称钻探机。 其主要作用是带动钻具破碎孔底岩石,下入或提出在孔内的钻具,可用于钻取岩芯、矿芯、岩屑、气态样、液态样等,以探明地下地质和矿产资源等情况。石油钻机为钻机的一个重要门类。 2024-12-1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