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渤海油田半年油气首次跨越2000万吨 高质量冲刺年产能4000万吨目标

2025-07-15 11:12     来源:渤海油田     海上油气田渤海油田油气勘探

2024年1—6月,渤海油田累计生产油气2050万吨油当量,创60年勘探开发史上“半年破2000万吨”新纪录,为国家海上油气供应再添“压舱石”。

一、目标再加码:全链条管理让每一滴油都算数

• 设定“挑战目标+内控高线”双指标,按“部门—油田—单井”三级分解。

• 引入PDCA闭环管理: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动态更新“产量、工作量”两张清单。

• 推行“三盯”机制:盯节点、盯异常、盯结果,实现产量日清周结。

二、技术再精进:注水、稠油、钻完井三线齐发

1. 精细注水稳油控水

“注够水、注好水”——智能分注、分层采油、堵水调剖、低产井增注,自然递减率与含水上升率“双降”。

2. 热采技术激活稠油

按“先导试验—示范扩大—规模实施”梯次推进,优化注汽参数、升级采油工艺,上半年稠油热采产量已逼近去年全年水平。

3. “优智”钻完井提速提效

• 分支井、超级一趟多层防砂、不占井口连续油管气举等新技术全面落地。

• 远程实时防碰预警系统,守护井筒安全。

1—5月累计节省工期近900天、提速13%,节约费用超5亿元。

三、工程再加速:重点项目提前贡献“超产”原油

• 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

• 曹妃甸6-4油田综合调整项目

两大工程提前释放产能,上半年多贡献原油6万吨以上。

四、设备再升级:智能化护航安全生产

• 完整性管理体系贯穿全生命周期,岸电+智能监测双轮驱动。

• 设备故障影响产量占比降至历史最低,安全、保产“双保险”。

五、低碳再深化:增产不增碳的绿色答卷

• 岸电覆盖率持续扩大,永磁电泵、伴生气综合治理全面推广。

• 在油气产量快速攀升的背景下,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同比持平,实现“上产”与“降碳”双赢。

从“稳油控水”到“热采提效”,从“优智钻井”到“绿色岸电”,渤海油田正以半年2000万吨为新起点,全力奔向年产能4000万吨的终点线。巨浪之上,一座更高质量、更加绿色、更具韧性的国家能源安全新屏障正巍然崛起。

推荐阅读

全球领先地球物理装备技术服务商Sercel公司回访海南省海洋厅 共商OBN油气勘探合作

海洋能源网获悉,继6月18日海南省海洋厅赴法国南特市访问全球领先地球物理装备技术服务商Sercel公司并达成1+5项合作意向之后,7月11日,法国Sercel公司回访海南省海洋厅进一步落实合作事项。 2025-07-15

台风中稳产!惠西作业公司“数智台风生产模式”全面上线 老油田稳产上产再添“数智引擎”

海洋能源网获悉,惠州—西江油田群位于南海东部,是中国海油最早对外合作区块之一,自1990年投产已累计贡献油气超2亿方。面对台风频发、人员撤离难题,惠西作业公司于2024年2月启动自控系统升级,6月底一期工程全面投用,在8座海上设施同步上线台风生产模式,为老油田稳产上产再添数智引擎。数智台风生产模式核心亮点1. 远程稳产:陆地操控中心可实时监测并远程接管海上生产,实现人撤机不停。2. 安全双保险:• 通信失联10分钟即触发自动关停与置... 2025-07-14

绥中36-2油田创新实践:“一套半”井架系统助力渤海钻完井作业提效降本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在绥中36-2油田A05井作业现场,工程技术作业中心首次借助一套半井架系统,通过离线预接套管技术推动套管高效入位,为渤海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钻完井作业开辟了安全提效的新路径。离线预接套管技术:打破传统作业瓶颈在传统钻完井作业模式下,钻井完成后,套管需逐根往井里穿,每根套管都要在现场进行连接,工序繁琐且耗时漫长。然而,离线预接套管技术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困境。借助该技术,在正常钻井的同时,作业人员可以提前将多根套... 2025-07-11

中海油服“璇玥”系统攻克高温难题 助力潜山油气藏智能化开发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海油服在渤中26-6油田成功完成了璇玥系统首次高温永置式光纤作业。这标志着璇玥光纤监测技术在高温环境下的作业能力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潜山油气藏的智能化、精细化开发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高温挑战与技术突破渤中26-6油田是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潜山油田,储量规模达亿吨级。该油田的储层温度超过160℃,且油田内的生产井多为大斜度定向井。传统电子传感器在这种高温环境下作业时间有限,常规测井手段难以正常获取储层数... 2025-07-11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