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27日,曹妃甸作业公司传来喜讯:当日原油日产突破9300立方米,助力中国海洋石油渤海油田(以下简称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原油产量成功突破6000万吨大关。这一成就不仅为老油田稳产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也为我国海上油田开发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年初以来,曹妃甸作业公司瞄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生产一线展现出高昂的上产势头。油气产量始终稳定在计划线以上,为累产原油突破6000万吨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公司在稳油、控水、上产等多个方向取得重大突破,油气产量连续7年实现“负递减”,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曹妃甸11-1油田和曹妃甸11-6油田连续5年稳产原油超100万立方米,埕北油田年产油气当量首次突破100万立方米。
2025年上半年,曹妃甸作业公司聚焦水平井稳油控水难题,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与创新实践。针对具备早期控水条件的新井,公司推广长水平井分舱、多级完井等技术,累计应用4井次。在曹妃甸11-1油田,首口长水平段主动分舱控水井A56H3井投产初期含水率较高,通过关层调整,含水率成功下降近39%。同时,结合油井出砂特征,公司针对性开展了3井次小筛管+轻质颗粒充填防砂工艺,初期日增油达120吨。此外,公司还构建了“关井压锥+上返补孔轮采”新模式,择优实施5井次,其中曹妃甸11-6油田I28H井上返补孔后日增油突破百吨。
曹妃甸作业公司所辖的曹妃甸油田和埕北油田均为我国重要的海上油田。埕北油田位于渤海西南部海域,于1985年正式投产,是我国海上最老的在生产油田,也是我国海上第一个完全按照国际规范和标准设计建设的现代化油田。曹妃甸油田群于2004年正式投产,由5个油田区块组成,是我国渤海油田第一个采用水平井、分单砂体开发的油田,也是我国海上第一个实施水平井分舱控水技术的油田。这两个油田均为天然能量充足、边底水活跃、油水分布复杂的稠油油田,目前综合含水率已超95%,进入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设备设施长期处于液处理能力满负荷运转状态,油田稳产上产难度极大。
面对诸多挑战,曹妃甸作业公司深入践行“一口井就是一个中小企业”的精益管理理念。在油水井管理方面,公司建立了油井经济效益模型,按照效益对油井进行分类管理,并通过综合措施提高单井经济效益。公司多专业联动,始终瞄准提高油田“两率”目标,积极开展增储挖潜工作。立足平台“挖”外“扩”,公司实现了所有油田主力平台加挂“1+1”三年内新增井槽90个,优快建产新井超140口。同时,公司攻坚示范解决水平井控水难题,创新分舱控水、多级完井等技术,首次试验及推广14井次;通过老井复查纵向潜力层挖潜,构建“关井压锥+上返补孔轮采”模式,择优实施15井次。这些举措助力公司产量连续七年实现正增长,近三年累产实现千万吨级跨越式增速,累计贡献原油突破6000万吨大关。
展望未来,曹妃甸作业公司将继续践行精益管理理念,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围绕质效并进,打造海上特高含水油田稳油控水的新典范,进一步挖潜增效。正如公司主任工程师李丰辉所说:“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我国海上油田开发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