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北海造船一船交付、一船铺底、一船开工

2025-05-30 13:49          海洋装备
海洋能源网获悉,日前,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重工子公司北海造船提前交付一艘21万吨级绿色散货船,接连实现31.9万吨超大型原油船VLCC系列船一船铺底、一船开工。

交付

5月23日,北海造船联合中船贸易,向比利时CMB.TECH公司成功交付21万吨氨ready散货船"MINERAL POLSKA"号。这是双方合作交付的第15艘同型船,进一步巩固了在绿色船舶领域的战略伙伴关系。

该船由民船中心精心打造设计,总长299.95米,型宽50米,型深25.2米,入级英国劳氏船级社(LR)。其航速、油耗及操纵性等核心性能均超出合同标准,并满足IMO Tier Ⅲ排放要求,展现了卓越的环保性能与能效表现。

铺底

5月19日,北海造船为比利时CMB.TECH公司建造的31.9万吨超大型原油船VLCC 2号船举行铺底仪式。

VLCC 2号船顺利铺底标志着建造任务进入坞内搭载阶段,将与1号船在1号造船坞进行串联建造。自项目启动以来,项目组积极推进精益造船管理模式,目前分段搭载储备充足,机舱和货舱完整性大幅度提升。后续,项目组将围绕坞内搭载阶段目标任务,会同各部门以生产计划为纲,有序推进各项节点计划。

开工

5月22日,北海造船为比利时CMB.TECH公司建造的31.9万吨超大型原油船VLCC 4号船按计划开工。

VLCC 4号船开工后,项目组结合首制船建造经验,组织各部门持续优化设计,推进工序前移,加强过程管控,及时总结,共性问题后续船同步修改,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成本管控,为确保船舶按时优质交付聚力攻坚,全力打造北海品牌。

推荐阅读

解读《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3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就《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简称《条例》)举行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在发布会上透露,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5.4%,成为全国首个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的省份,连续30年稳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作为海域面积41.93万平方千米(全国第二)、大陆海岸线长 4084.5千米(全国首位)、海岛1963个(全国第三)的海洋大省,广东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的贡献率达 27.3 2025-06-04

11.4万吨阿芙拉型成品油轮H1594船顺利出坞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30日,由外高桥造船为希腊Cape Shipping船东建造的首艘11.4万吨阿芙拉型成品油轮H1594船顺利出坞。 2025-06-04

深海科技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破冰之作——17.5万方Mark Ⅲ Flex薄膜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

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明确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标志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从“工程实施”向“全链条科技驱动”的历史性跨越。经略深海,装备先行。重大装备是认识、开发、利用深海的基础保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深海科技的加快发展需要大量深海装备支撑,将会带动一系列配套及材料产业的发展。 2025-05-30

海油工程全球首套海上高温烟气余热ORC发电装置成功投用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分公司承建的全球首套海上高温烟气余热ORC(有机朗肯循环)发电装置在文昌19-1平台成功投用并稳定运行,为海上油气田绿色低碳开发提供重要支撑,助力双碳目标。传统海上平台电站由油气燃烧提供电能,其排放的高温烟气是主要碳排源之一。而该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装置创新采用有机朗肯循环技术,以主电站高温烟气余热为热源,将有机工质加热产生高压蒸汽,驱动透平膨胀机发电。蒸汽冷凝后经工质泵循环,实现热能... 2025-05-23

第二届深海装备青年学者论坛在广州举办

近日,第二届深海装备青年学者论坛在广州举办。会议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指导,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广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协办。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永涛,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杨慧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5-05-2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