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近日,第二届深海装备青年学者论坛在广州举办。会议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指导,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广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协办。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永涛,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杨慧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届论坛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和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支持方向开设,旨在为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和支持青年学者在深海科技持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当主角。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等单位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及青年科研骨干参与,共同研讨深海科技创新发展。
唐洪武校长致辞
唐洪武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依托海洋工程、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材料科学等学科优势,系统推进海洋装备核心技术攻关,在海上风电装备、深海探测装备以及智能海洋装备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明确提出要推动其安全健康发展。深海装备与技术是认知深海环境、开发深海资源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的关键,只有加快提升装备与技术水平,才能抓住全球新一轮海洋发展机遇。本届论坛应势而生、恰逢其时,对于推动深海关键技术攻关,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期待参会学者能够深化交流合作、拓宽国际视野、展现青年担当,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张永涛副主任、杨慧芳巡视员致辞
张永涛表示,“十三五”以来,通过“深海关键技术与设备”等专项部署,我国在深海运载、探测和资源开发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显著提升了深海装备核心竞争力。针对“十五五”海洋科技发展,张永涛指出,一是要加强战略布局,聚焦深海技术装备与资源开发,推进基础与应用研究;二是要建立有组织科研机制,推动多学科协同攻关,促进深海装备智能化发展;三是要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其参与国家重大任务,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杨慧芳表示,广东省将持续优化海洋科技创新生态,加强海洋技术与装备研发布局。广东省将大力支持深海装备技术研究,推进科研平台建设,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提升海洋科技实力。同时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深化合作,拓展视野,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深海科技高地。
专家作主旨报告
国内外顶尖专家在主旨报告环节深度解析深海科技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偲、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慧玲、江苏科技大学校长嵇春艳、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汉泉、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程亮围绕“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冷泉大科学装置、流体力学前沿、海洋工程重大技术等展开探讨,表示将大力推动我国深海装备技术体系发展。论坛设立深海装备技术、矿产资源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三大分论坛,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进行了报告交流。
本次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参与承办,对推动学校海洋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