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中旬,我国最大规模的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项目传来喜讯,中国海油中长期FOB资源配套项目一期的三号船顺利完成试航,并成功靠泊上海长兴岛码头。这标志着我国LNG自主运输能力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我国LNG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试航筹备与执行:精心部署,稳步推进
6月27日,三号船在完成二次入坞检查后,靠泊长兴岛码头,试航准备工作随即全面展开。注氮气、低温管冷却试验、货舱惰化、气体置换、冷舱、加注LNG等一系列复杂而关键的操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发电机燃气模式试验、天然气焚烧塔试验、燃气压缩机调试等测试也逐一开展,为试航筑牢了坚实基础。
7月5日,三号船驶离长兴岛码头,正式开启试航之旅。在试航过程中,通讯导航系统测试、双机操作演示、燃气模式耐久试验、操舵试验、主机耐久试验及油耗测定等关键项目依次完成,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
7月12日,三号船抵达上海洋山港的LNG终端,顺利完成LNG装货、货舱驳运、LNG卸货等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船舶的运输和装卸能力。
7月13日,三号船离开LNG终端后,继续开展高负荷天然气压缩机并联运行测试、燃气管理系统控制深冷装置自动运行测试、货舱升温及惰化等工作,确保船舶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月16日,三号船试航项目全部完成,顺利靠泊长兴岛码头,标志着试航取得圆满成功。
二、应对台风挑战:科学决策,保障安全
船舶试航正值台风活跃期,面对复杂的气象条件,项目人员提前迅速响应,全面落实安全措施。他们及时调整试航计划,优化作业流程,将台风对试航的影响降到最低。通过科学的决策和严谨的执行,项目团队为试航成功提供了坚实保障,展现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三、项目背景与意义:自主运输,赋能发展
中国海油中长期FOB资源配套LNG运输船建造项目分两期推进,共建造12艘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每期各建造6艘。这些“绿能”系列船舶交付后,将服务于中国海油中长期FOB资源贸易。
长期以来,我国LNG进口以卖方到岸交付为主,LNG运输自主能力较为薄弱。中国海油中长期FOB这一创新贸易形式,将为货物海运及国际贸易提供更多操作便利,大大增强资源贸易灵活性。随着项目后续船舶的建造与投用,中国海油自主化的LNG运输船队力量将不断壮大,持续赋能LNG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和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不断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