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洋石油119新闻

“北斗”卫星通讯系统在“海洋石油119”FPSO成功上线

12月11日,“北斗”卫星通讯系统在“海洋石油119”FPSO成功上线。这是我国深水油田首次应用 “北斗”卫星通讯系统, 为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海洋油气装备体系,促进海上油气田数智化转型贡献了新思路、新方案。 2024-12-16

500船油气外输达成!深水“明星”油田再创新里程碑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随着我国最大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的核心设施海洋石油119FPSO完成新一船外输作业,油田外输油气成功突破500船大关,迎来新里程碑!流花16-2油田群累计外输石油液体超1600万吨,可装满40万个大型油罐车。海洋石油119:国内深水FPSO的标杆海洋石油119于2020年9月投用,是国内迄今为止应用水深最深、功能最复杂的FPSO,拥有亚洲最先进的海上油气处理工艺流程,并具备油气双输功能。每天的油气处理能力相当于一个占地30万平... 2024-12-10

中国海油自研新工艺,助力深水油田高质量开发

海洋能源网获悉,截至8月下旬,由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作业区组织研发的新型低温破乳剂持续保持良好应用效果,成功破解流花16-2油田群低温含蜡破乳的业界难题,油水处理成本创历年同期新低,为深水油田的高质量开发探索出新路径。流花16-2油田采出原油含蜡量较高,属于高含蜡轻质原油,油田距海洋石油119FPSO超23公里,通过水下生产系统开发,是我国水下输送距离最远的油田,在通过长距离海管输送时原油的体温不断下降,最低时仅有15摄氏度,加上运输... 2024-08-28

南海东部油田首例“电子工单”系统上线!

近日,南海东部油田首例“电子工单”系统,在“海洋石油119”FPSO上线。工作人员只需在移动终端上“一点”,作业信息及状态便一目了然。此外,一个终端可以同时录入多项作业,并直接完成线上审核,进一步减少了纸张的使用,一举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2024-04-03

充分发挥“基层智慧” 强化LPG产储销体系建设

2023年度,我国首个深水自营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LPG年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约60%,为南海东部油田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绿色动能。优异成绩背后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团队,海洋石油119再传喜讯,现场团队成功实现低压燃气螺杆压缩机自主解体检修,一次性节约作业成本40万元,后续还将产生更大生产经营效益。现场团队开展多轮技术分析,钻研设备资料,并自主设备制作出一套专用工装,实现对零部件尺寸的精细测量,确保拆解前后的定位准确。海洋石油119... 2024-01-16

流花16-2油田群深水“大动脉”完成高难度“体检”

近日,流花油田作业区顺利完成流花16-2油田群通海管通球作业,面对行程长、易卡阻等难题,海陆联合攻坚队见招拆招完成了一次高难度的海管内科检查,为油田群稳产上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海上油气集输的大动脉海管作为海上油气集输的大动脉,发挥着关键作用,流花16-2油田所产原油具有高含蜡、析蜡点低等特点,通过23.1公里10寸混输管道输送至海洋石油119FPSO。该海管距离长,又是单层钢质,导致原油上岸温度最低时只有15℃,是目前海上油田水深最深温度最... 2023-11-09

累计远程遥控生产超100小时!看中国海油如何在两大台风面前风口夺产

7月28日上午9时许,随着海上本地操控模式的成功切换,海洋石油119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7天内连续通过台风泰利和台风杜苏芮的考验。我国首例深水油田台风生产模式成功完成系列实战检验,累计远程遥控生产超100小时,挽回原油产量损失约25000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已成功掌握深水油田台风期间远程遥控生产的全套装备、技术和管理体系。去年以来,有限深圳分公司实施科技攻关,首创浮式储油轮+水下生产系统的自动控制模式,对海陆设施设备进行全方... 2023-08-04

“深耕”渤海,30多个油气装备“青岛造”

青岛海工在海洋油气装备领域的代表成果令人瞩目:已经交付的世界最大吨位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P67/P70”、我国最大作业水深FPSO“海洋石油119”、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这些“大块头”的生产制造都来自同一家青企,那就是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青岛公司”)。 2022-10-21

我国最大作业水深海上油气处理厂启航

我国最大作业水深的海上油气处理厂——“海洋石油119”在青岛正式交付启航。这一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也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和集成,历时22个月打造的。 20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