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随着惠州25-8DPPB导管架稳稳滑上“海洋石油228”运输驳船,我国首套5万吨级拉力千斤顶牵引装船系统再次交出完美答卷。这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型海洋结构物装船领域正式迈入“自主可控、毫米级同步”的新阶段。
万吨导管架,十小时“登船”
• 体量:导管架高近百米、重10 810吨,相当于7 000余辆家用轿车。
• 配置:2台1 000吨助推千斤顶+5台1 000吨拉力千斤顶,组成“主顶+助推”协同阵列。
• 精度:智能同步控制技术将位移误差锁定在10 mm以内。
• 效率:209米拖拉距离仅耗时10小时,净牵引速度>25米/小时,刷新国内同类型作业纪录。
两度实战,技术成熟
该系统今年5月已在垦利10-2中心处理平台组块装船中首次应用。本次珠海作业再次验证了其稳定性与成熟度。海油工程同步完成:
• 设备可靠性数据库建设
• 液压系统稳定性、结构强度、同步精度三大核心指标全项达标
持续升级,向海图强
项目团队将围绕“智能化、国产化、标准化”三大方向继续攻关:
1. 开发AI同步控制算法,实现毫秒级响应;
2. 推进关键液压元件国产化替代,降低海外依赖;
3. 编制行业标准,为后续30万吨级导管架、浮式平台装船奠定基础。
从南海到渤海,再到未来的深远海,这套“五万吨级千斤顶牵引系统”正以毫米级精度、万吨级力量,为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装船技术写下新的注脚,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