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我国自研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装备——“海卫”系统顺利完成海试

2025-05-16 09:27     来源:海油工程微讯     海油工程海底管道海洋装备海洋工程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15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传来喜讯: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装备“海卫”系统顺利完成海试,其高耐波无人船、水下自主机器人、光通信等多项关键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这一国际原创的“无人船 + 水下自主遥控机器人 + 中继器 + 光通信”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在深水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化、无人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具有里程碑意义。

“海卫”系统由无人船、水下自主遥控机器人、中继器和光通信设备组成,设计作业水深可达 1500 米。国内首艘深水铺管监控用 18 米级无人船“守护者”作为水面基站,为水下中继器和光通信提供能源与控制信号;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 1500 米级深水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领航者”,具备抗流能力 3 节、续航能力达 10 天的卓越性能,能够自主识别并跟踪高清晰度着泥点,并通过水下无线光通信,将数据无缝传输至指挥中心。

海底管道素有“海上能源生命线”之称,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核心基础设施。在深水海管铺设作业中,海底管道初始部位与海床接触的位置——着泥点,其运动状态直接关乎管道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着泥点监测因此成为整个作业的关键环节,承担着精确定位海管位置、检测海管屈曲的重要使命,为安全高效铺管提供可靠数据支撑。传统铺管作业中,当水深超过 200 米时,需依赖多功能支持船释放遥控水下机器人进行着泥点监测。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船舶交叉作业风险,还大幅提高了海管铺设成本。

“海卫”系统的问世,攻克了无人船、水下自主遥控机器人、中继器、光通信等多项技术难题,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制,并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该系统的关键核心部件经受了多次耐高压测试,海管着泥点识别正确率高达 95%,为我国海洋工程智能化、装备国产化提供了有力借鉴。

下一步,海油工程将依据近岸联调、海试数据及问题项,进一步优化完善监测系统,不断迭代拓展产品功能,为后续装备投入工程化示范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推荐阅读

第二届深海装备青年学者论坛在广州举办

近日,第二届深海装备青年学者论坛在广州举办。会议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指导,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广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协办。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永涛,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杨慧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5-05-22

壳牌集团高层到访海油工程 共商合作新未来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19日,壳牌集团供应链执行副总裁 Richard Tallant、高级副总裁 Martijn Dalessi 等一行人莅临海油工程。海油工程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章领,总裁、党委副书记彭雷,副总裁张海涛热情接待了来访客人。在会见过程中,双方就壳牌尼日利亚 HI 项目进展、EPCI 总包能力以及未来项目合作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探讨。Richard Tallant 先生高度赞赏海油工程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以及在海洋能源工程领域所发挥... 2025-05-2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2025年科技与人才大会胜利召开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5年5月20日,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简称有限深圳)召开了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2025年科技与人才大会。此次大会旨在全面总结十四五以来公司在科技和人才工作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成果,并深入研究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会议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有限公司副总裁,有限深圳党委书记、总经理赵春明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公司要锚定1364战略部署,... 2025-05-21

珠海基地梅罗二期项目——超深水吸力锚筒体脱模作业成功完成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在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梅罗二期吸力锚项目成功完成了首套筒体脱模作业,标志着该项目顺利达成又一关键节点。梅罗二期吸力锚项目是海油工程承揽的首个2000米超深水国外水下产品项目。为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项目团队创新性地采用工位轮换策略,通过搭建13个工位,覆盖24套吸力锚总装作业,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流水线作业体系,显著提升了建造效率。梅罗油田是巴西第三大油田,总投资超过百亿美元。梅罗二期项目采用传统深水盐下生... 2025-05-20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