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山东东营:推进渤中海上风电、鲁北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2025-08-04 14:00     来源:东营发布 海洋开发咨询     海上风电海洋经济海工装备海水淡化

7月30日,东营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薄纯全就《东营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进行了相关介绍。

薄纯全介绍,《东营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被列入东营市政府2025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方案的印发实施,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行动方案》包括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三大部分,提出实施7大行动19项工作任务。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发展是核心要义

方案提出实施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海洋服务业集聚发展三大行动,通过海洋产业发展推动海洋强市建设取得新突破,到2027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450亿元。海洋传统产业方面。一是推动现代海洋渔业提质增效。实施蓝色种业振兴计划,大力发展工厂化设施渔业,规划建设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培育黄河口名优水产品牌,促进现代渔业全产业链发展。二是推动海洋化工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氯碱化工与石油化工、氟化工等产业横向耦合,推动海洋石化产业提质扩量,2027年实现主营收入6000亿元。海洋新兴产业方面。一是科学布局新能源产业。推进渤中海上风电、鲁北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强电站、储能等设施建设,提升储输消纳能力。二是提高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开展深水井口、采油树等设备研制,深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建设。三是培育壮大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加快开发甲壳素、虾青素等海洋功能性食品和生物新材料产品,规划建设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四是突破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支持沿海工业园区新上海水淡化项目,开展海水资源梯级开发利用,2027年淡化产能达到15万吨/日。海洋服务业方面。一是提升海洋旅游业发展层次。规划建设海洋文旅项目,培育“黄河入海”世界级旅游线路,叫响“看完黄河来赶海”文旅品牌。二是培育海洋服务新兴业态。开发支持海洋产业发展的定制金融产品,扩大全市优势特色水产养殖保险覆盖范围,大力发展海洋工程勘察、海洋检测认证等服务业。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港口是重要战略支撑

方案提出实施海洋特色港口攻坚突破行动,通过港航设施升级、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等措施,到2027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2亿吨,打造成为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和区域航运中心。一是加快重点港航项目规划建设。开展东营港15—20万吨级航道和大型深水泊位集群规划论证,推进25万吨级原油进口泊位及配套工程,建成亿吨深水大港。推进广利港区北方风电制造母港和河海联运项目建设,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二是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强化东营港区与中心城区、重点产业园区高效衔接,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加快煤炭储备项目建设,构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新出口。规划提升仙河镇,打造高品质临港配套基地。

推动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

方案提出实施海洋科技创新引领行动,通过建设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成果转化、加强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措施,构建海洋科技产学研联合联动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一是加快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开展市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布局建设一批海洋领域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强化与高校院所合作,组织“专家企业行”,举办重点产业专场对接会,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衔接。二是加强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鼓励用人单位通过柔性方式引进海洋高端人才,组织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蓝色人才专项,订单式培养海洋技能人才。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需坚持生态优先

方案提出实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行动,通过加强海洋污染统筹治理、持续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开展海洋碳汇研究等措施,筑牢海洋蓝色生态保护屏障。一是加强海洋污染统筹治理。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岸滩环境治理,强化入海河流总氮治理和入海排污口监管,加强港口环境整治、船舶污染防治,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二是持续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实施互花米草防治攻坚、盐地碱蓬恢复、关键物种栖息地保护和原生植物保育等项目,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三是系统开展海洋碳汇研究。建立蓝碳资源数据库,实施滨海湿地增汇、贝藻礁固碳等项目,开展海洋碳汇核算方法学研究,建立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和蓝碳交易机制,推动海洋碳汇价值实现。四是持续恢复海洋生物资源。严格落实海洋伏季休渔和黄河禁渔制度,持续开展渔业资源养护,有效补充和恢复近海生物资源。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上安全是重要保障

方案提出实施海洋安全治本攻坚行动,通过强化海洋防灾减灾支撑保障、提升海洋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等措施,推进海上安全协调治理,坚决守牢安全底线。一是强化海洋防灾减灾支撑保障。实施山东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项目(东营段),强化海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二是提升海洋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建设新型海洋渔业综合管控平台,优化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化水平,深入开展海上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三是着力推进海上安全协同治理。用好“海上党建联盟”载体,建立健全海上安全工作机制,压实海上安全责任,全力维护海上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好的行动方案还需要强有力的落实举措。下一步,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切实发挥牵头抓总、组织协调职能,坚持清单化落实、项目化推动,加大重大事项协调推进力度,推动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更好落地见效。

推荐阅读

37家重组成功的海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名单

截至2025年7月20日,根据公开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已有接近50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得了批准或完成了重组。在这些实验室中,大部分由“双一流”高校牵头或参与共建,据统计,约有110所“双一流”高校参与到近400家(即总数的约80%)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立或共建工作中。本文依据网络资料梳理了海洋领域37家重组成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名单(排名不分先后),供大家参考。如有遗漏,敬请留言补充。 2025-08-04

Nexans与Crowley合作打造首艘符合“琼斯法案”电缆铺设驳船“Marmac 306”号

海洋能源网获悉,日前,法国电缆系统设计商和制造商Nexans与美国Crowley Wind Services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并运营首艘符合《琼斯法案》的电缆铺设驳船Marmac 306号。该船旨在为美国海上风电及其他行业的海底输电工程提供支持,进一步推动美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Marmac 306号在路易斯安那州建造,并在墨西哥湾完成测试,由美国船员操作。该驳船根据Nexans的规格设计,由Crowley负责运营。其设计特点如下:尺寸与载缆量:船长91.44米(300英尺),宽42... 2025-08-04

国家能源局公开征求意见:上风电、海上光伏、海底管道等领域行业标准!

7月27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公开征求2025年能源领域拟立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涉及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底管道等领域的标准项目有30余项,完成年限均在2027年。 2025-08-04

上海院引领行业发展开启海洋工程勘测设计领域协同创新新篇章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31日,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工程勘测设计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院报告厅隆重举行。上海院担任分会首届会长单位,开启了海洋工程勘测设计领域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上海院董事长、党委书记蔡玮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建平出席大会并致辞,首席专业师、总工程师林毅峰当选分会会长,并作主题讲话。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会长屈强,上海市水利学会理事长石小强,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会长蔡绍宽,河海大... 2025-08-04

恭贺!中天科技投建16000吨海缆敷设船正式开工

海洋能源网获悉,日前,中天科技集团控股子公司上海源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16000吨自航式海缆敷设船在江苏启东正式开工,这标志着中天科技在海工装备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重大发展。该船型长139.8米,宽38米,型深11米,载缆量高达16000吨。它配备了先进的DP2动力定位系统,具备无限航区作业能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执行海缆敷设任务。预计投入使用后,该船的年敷设能力将超过1000公里。此次海缆敷设船的开工,不仅是中天科技在技术研发和装备制... 2025-08-0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