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在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梅罗二期吸力锚项目成功完成了首套筒体脱模作业,标志着该项目顺利达成又一关键节点。
梅罗二期吸力锚项目是海油工程承揽的首个2000米超深水国外水下产品项目。为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项目团队创新性地采用工位轮换策略,通过搭建13个工位,覆盖24套吸力锚总装作业,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流水线作业体系,显著提升了建造效率。
梅罗油田是巴西第三大油田,总投资超过百亿美元。梅罗二期项目采用传统深水盐下生产系统模式,即水下生产系统+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14。该项目计划投产16口井,包括8口生产井和8口注水井,日产原油约18万桶14。
此次完成的筒体脱模作业是工位轮转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吊装的吸力锚筒体高度达18米,总重约132吨,直径达6.5米,而壁厚仅约25毫米,属于典型的超薄壁大直径筒体。筒体外部框架与履带吊趴杆间距仅2米,内部脚手架突出部分距筒体内壁仅35厘米,吊装精度要求极高,对吊装方案设计与操作执行提出了巨大挑战。
为此,项目团队充分评估吊装条件,提前开展多次模拟推演,并反复优化吊装方案。最终,经过2小时的精心操作,成功完成了筒体脱模作业。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继续秉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理念,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力,持续优化工程管理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更多国际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