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六边形战士”——“扶摇号”!

2025-05-08 11:31     来源: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漂浮式海上风电海上风电机组扶摇号海洋新能源海洋能源科普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跨越两千多年的磅礴词句,在当下化作了深蓝之上的海上风电重器。作为“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装备研制及应用示范”的研发成果,“扶摇号”填补了我国平均水深65米以上深远海域浮式风电装备研制及应用的空白 。

▲位于湛江徐闻罗斗沙海域的“扶摇号”

与传统固定式风电机组相比,漂浮式风电机组不仅能“捕获”到深远海域稳定优质的风能资源,还能有效减少对近海岸生产生活的影响,为海上风电开发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尽管国外已有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研发及应用,但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由广东海装海上风电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的研发团队攻克了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从一体化仿真设计到动态海缆,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最终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扶摇号”。

“扶摇号”浮体和机组总重量超过5000吨 ,排水量超过15000吨 ,是实打实的“重量级选手”。但它真正的挑战,是罗斗沙海域复杂的水文环境条件。

▲“扶摇号”浮式平台总长72米、型深33米、型宽80米

▲机组轮毂中心高度96米,风轮直径152米,叶片长度74米

“在罗斗沙这样的环境下都经得起考验,相信在大部分深远海域都是可以的”,据项目人员介绍,罗斗沙海域地形复杂,夏季强台风频发,洋流转向频繁,极端流速超过3.5米/秒 ,其冲击力堪比消防高压水枪。

在平均水深达65米 的环境下,“扶摇号”仍能保持平台整体运动倾角不超过10度 。

这波狠狠被拿捏住的“平衡术”,背后是研发团队的智慧结晶。研发团队根据机位点的环境条件,采用半潜式基础设计,使浮式平台呈等边三角形的稳定布局,并采用悬链线式系泊方案,9根系泊缆呈对称式分布,直接把“安全感”拉满!

自2022年在广东湛江罗斗沙海域成功安装后,“扶摇号”已连续经历了“暹芭”“马鞍”“泰利”等多次强台风考验,始终稳稳伫立在海面之上。

除了“抗造”,“扶摇号”还具有环境适应性强、系泊锚固系统可靠性高、智能运维程度高等特点,简直是“六边形战士”。但这些还不是研发团队最引以为傲的。“在这个项目上,我们最自豪的是实现一级部件100%国产化 ,所有元器件级零件国产化率超过95% 。”

据介绍,“扶摇号”整个装备的生产制造流程基本在广东完成。这不仅为漂浮式风电的研发制造积累了宝贵经验,更为漂浮式风电产业链的本土化培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推荐阅读

三峡能源江苏大丰H17海上风电项目海上升压站发运出海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27日,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一公司承建的三峡能源江苏大丰H17海上风电项目海上升压站正式发运出海,标志着升压站进入海上作业阶段。 2025-05-07

浙江408MW海上风电项目开工!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普陀2#海上风电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舟山市普陀区六横岛东南侧海域,总用海面积约231公顷,拟安装34台12MW风电机组,总装机408MW,建设一座海上升压站及陆上集控中心,通过新建项目配套送出工程(220kV)至宁波北仑区厚墩变消纳,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目前,项目业主正在开展专题编制工作,预计该项目2027年建成并网,建成后每年可发电约12亿kWh。 2025-05-07

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小创新”“大作为”

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作为我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施工作业受潮汐、风浪作用明显。在设计阶段,为了让桩基能够抵御高风速带来的倾覆风险,三峡上海院在桩基结构上创新加入了“多桩+斜撑”结构设计,让原本单独成排的桩基“抱团”在一起,更加牢固的屹立于海中。在施工阶段,由于国内已建成项目较少,可借鉴的工程经验有限,为进一步提高海上施工效率与安全性,上海院项目团队深入研究项目环境限制因素及施工实际需求,创新制定并改进了一系列施工技术及设备,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5-05-06

福清公司宁德海上光伏项目节日不打烊!

“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大多数人享受假期时,在福清公司宁德海光项目上,机械轰鸣声依旧此起彼伏,防腐、倒运、发运三大班组近百余名建设者正以“抢生产、保发运”的决战姿态,与时间赛跑,用汗水书写“劳动最光荣”的动人篇章。 2025-05-06

走进华能山东海上风电项目施工第一线

国内水深最深、山东省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首机位沉桩施工全部完成! 2025-05-0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