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弘”完井系统自研超级一趟多层压裂充填防砂工具蓬莱19-3油田首战告捷

2025-08-12 16:59     来源:中海油服COSL      海弘 海洋油气装备海上油气渤海油田海上油气技术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27日,“海弘”完井系统 自研7″超级一趟多层压裂充填防砂系统在蓬莱19-3油田首次应用成功,顺利完成一趟4层压裂充填防砂作业,较比常规防砂工期节约了22% ,第四层充填系数达2529lb/ft,是常规井改造规模的3倍 ,射孔段跨度达414.4米 ,创渤海区域7″超级一趟多层防砂射孔跨度最长纪录。

随着精益管理持续深入,常规一趟压裂充填防砂系统作业在高难度油田开采过程中存在下入趟数多、时效性差等问题。为满足客户对于大斜度井,大跨度射孔井的提速提效需求,“海弘”完井系统团队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加强技术的储备与升级,开展了历时12个月的防砂系统攻关,成功突破了极端工况下的长效高压密封难题,总结了关键部件在高速流体中的冲蚀规律,实现了高效循环系统的的摩阻控制 ,正式推出7″超级一趟多层压裂充填防砂系统。

该系统配合带有开关滑套的双层筛管 ,管柱整体耐压10000psi ,单层过砂量可达70万磅 ,单层冲管设计大大减小了循环摩阻,可实现大排量循环,打破了常规防砂管柱受井斜及射孔段跨度影响的壁垒。

作业前,技术团队与工程技术作业中心项目组专家保持充分沟通。围绕客户对施工方案给出的指导意见,技术团队充分吸取近期压裂充填作业时的施工经验,明确作业细节,优化施工程序,针对性梳理了现场施工中12种不同工况下的风险控制措施 。对封隔器、滑套、服务工具等8种关键工具性能进行测试验证,重点针对充填衬套完成了连续11小时的极限冲蚀测试,为作业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施工期间,技术负责人现场支持,团队严格进行精细化操作,陆地保持24小时值班。通过海陆联动机制,动态调整管柱悬重与循环模拟,为现场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海弘”完井系统自研7″超级一多层压裂充填防砂系统成功应用,充分验证了该系统在渤海区域应用的可靠性与适应性,为油藏精益化开发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海弘”完井系统团队将持续推进自主技术创新,加快技术迭代,为渤海油田上产稳产贡献技术力量!

推荐阅读

刘小刚一行赴天津海警局开展工作交流 深化合作共筑海上安全防线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14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总裁、有限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小刚一行前往天津海警局进行工作交流。此次交流中,刘小刚与天津海警局及中国海警局北海分局的有关领导就油田安全生产、海上执法协作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刘小刚向海警执法人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感谢天津海警局长期以来对渤海油田的大力支持。他指出,渤海油田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 2025-08-19

惠州25-8B平台组块完工离港,开启海上安装新阶段

8月14日,惠州25-8B平台上部组块在“海洋石油228”驳船的托举下,缓缓驶离山东青岛海洋工程建造场地港口。这标志着南海东部油田重点产能建设项目——惠州25-8油田综合调整项目,实现组块陆地建造完工,开启海上安装新阶段。 2025-08-15

单日增油超120立方米,地质工程一体化助推老井批量射孔质效双升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曹妃甸11-6-D33井实施上返补孔作业后,日产油量提升近2倍, 增油效果显著。包括该井在内,工程技术作业中心渤西井下作业项目组秉持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创新“无缝衔接+精准施策”模式, 高效实施4口井批量上返补孔作业,总计日增油超120立方米,作业效率较以往提升超20%。 2025-08-13

我国首批自主研发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系统在天津集成完工

8月11日,记者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获悉,我国首批自主研发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系统在天津集成完工,进入测试验收阶段,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关键节点柔性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加快培育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5-08-1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