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我国自研“海卫”系统成功海试 深水海管铺设有了智能卫士

2025-07-18 14:36     来源:科技日报      海洋油气装备海洋能源海底管道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国际首创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装备“海卫”系统顺利完成海试。其高耐波无人船、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ARV)、光通信等多项关键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这套“黑科技”装备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深水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化、无人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海上能源生命线面临监测困局

海底管道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关键基础设施,被称为“海上能源生命线”。目前,我国已建成近1万公里的海底油气管道网络。随着深海油气开发持续推进,管道铺设正向着更深的水域拓展。

在深海管道铺设过程中,管道与海床首次接触的着泥点位置至关重要。这个接触点的状态直接影响管道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准确监测着泥点的位置和状态,能够为管道铺设提供关键数据支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副总工程师何宁说。

传统上,当作业水深超过200米时,需要动用多功能支持船搭载水下遥控机器人(ROV)进行监测。这种方式不仅存在船舶交叉作业的安全隐患,而且成本较高。虽然国际上已有深水海管智能监测技术的应用先例,但我国在这一领域仍处于空白状态。

相较现有的“无人船+水下遥控机器人/自主水下航行器”模式,海油工程创新性地提出了“无人船+ARV”的解决方案。这种新模式融合了自主性、灵活性和智能化特点,具有部署高效、人力需求低、适应性强等优势,代表了未来深海作业的发展方向。

为此,海油工程专门组建了“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系统”科研项目组,联合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工作,力求突破这一制约我国深海油气开发的关键技术瓶颈。

耗时5年自研全新方案

在辽阔的海面上,18米级的“守护者”无人船正劈波斩浪。作为国内首艘深水铺管监控无人船,它创新集成了USBL高精度定位系统、中继通信模块和定制化绞车系统,为水下作业提供稳定的能源和控制信号,成为整个监测系统的“水面中枢”。

而在海域水面之下,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领航者”正以3节的抗流能力自如穿梭。这台1500米级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不仅具备10天的超长续航能力,其搭载的高清摄像系统更能精准识别海管着泥点,并通过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将实时监测数据无缝回传至水面无人船,再传输至指挥中心。

“这套‘海卫1.0’系统是我们历时5年研发的成果。”海油工程项目负责人魏佳广介绍道,“团队相继突破了水下光通信的核心技术瓶颈,成功研制出具备全向大功率发射、宽视场高灵敏度接收能力的深海光通信设备。设备可在强背景光下进行跨平台大容量数据高速稳定传输。”

在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的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创新实现了多约束条件下的总体设计。通过反复的耐高压测试,确保关键部件能在1500米的深海环境下可靠工作。目前,该系统的海管着泥点识别正确率为95%,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指挥中心,工程师们通过高度集成的综合控制平台,可以实时监控无人船、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和中继器的运行状态。这个融合了多源信息的智能平台,不仅实现了对深海作业设备的精准协同控制,更以其快速响应能力和出色的可视化界面,大幅提升了深海管道铺设监测的智能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海卫”系统采用的“无人船+ARV+中继器+光通信”技术方案属国际首创,成功实现了6项国内首次的技术突破。

智能系统展现全方位技术优势

与传统“多功能支持船+ROV”的作业模式相比,“海卫”系统在安全性、经济性和作业效率等方面展现出全方位的技术优势。

在安全性方面,这套智能监测系统正在重新定义深海管道铺设的安全标准。施工人员完全无需下水作业,彻底规避了传统潜水作业的高风险;同时,水面无人船与水下ARV的协同配合,有效避免了传统作业中常见的缆线缠绕隐患,为深海施工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在作业效率方面,“海卫”系统也展现出智能化装备的独特魅力。当ARV在深海游弋时,其搭载的智能视觉系统能自动识别管道着泥点,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时计算坐标位置和管道弯曲度,监测精度达到厘米级。在复杂的海底地形中,ARV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深海侦察兵”,能自主规划最优路径,灵活避开障碍物,完成全自动监测任务。

更令人惊喜的是,相比“多功能支持船+ROV”的传统方式,“无人船+ARV”投用后日费率将大幅降低,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降低了经济成本。

展望未来,魏佳广表示:“我们正在根据近岸联调、海试数据及问题项,优化完善监测系统,不断迭代产品功能,为下一步深化国产装备工程化示范应用和持续拓展‘海卫’系统应用场景奠定扎实基础。”

推荐阅读

华晟新能源:以异质结技术破解海上光伏腐蚀与效率难题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29日,由上海市太阳能学会主办的海上光伏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2025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年会在上海隆重举办。作为异质结技术领军企业及海上光伏领域的技术先锋,华晟新能源受邀出席盛会,深入解析了华晟异质结在严苛海洋环境下的创新应用,为海上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可靠的华晟方案。海上光伏迎来发展黄金期,华晟方案应运而生本次研讨会汇聚了能源、海洋、生态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顶尖设计院、实证基地及产业链核心企业,... 2025-08-01

明阳电气自主研发的66kV华式箱式变压器权威检测报告出炉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明阳电气(301291.SZ)自主研发的66kV华式箱式变压器成功获得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报告。该产品创新冷却方式和防腐工艺,在提升电压等级的同时实现更高效的电力传输,有效助力海上清洁能源项目规模化建设,彰显明阳电气在破解海上技术难题方面的创新实力与行业引领地位。 2025-07-30

“海洋石油202”船抵达文莱,即将启动文莱BSP PRP9海管更换项目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27日,海油工程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2”顺利靠泊文莱Muara港,即将启动文莱BSP PRP9海管更换项目。这是该船首次赴文莱作业,对提升我国大型海洋工程船舶国际化运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9

巨力索具助力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 携手华电集团共筑“绿动蓝海”倡议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24日,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联合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巨力索具应邀出席,并与华电集团等 50 余家中央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签约绿动蓝海联合行动倡议,携手推动海洋可再生能源创新发展。巨力索具作为索具行业龙头企业,深耕海洋装备领域多年,凭借深厚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研发出一系列海洋高端产品,如海洋物探节点连接器、海洋系泊系统等,广泛应用于海底资源勘探、海上漂浮式风机、深海养殖、深... 2025-07-29

中远海运集团携手合作伙伴 布局东南亚海上能源项目

海洋能源网获悉,日前,中远海运集团旗下新加坡子公司——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COSCO Shipping Marine Engineering, CSME)宣布与新加坡联合钢铁控股有限公司(Union Steel Holdings)以及中国交通运输部旗下的中国海上工程解决方案公司(China Offshore Engineering Solutions, COES,即上海打捞局)签署了一份不具约束力的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携手合作,共同在东南亚地区执行海上能源项目。合作领域:聚焦东南亚海上能源工程根据协 2025-07-25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