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上风电中坚力量—中车株洲所的深海突围战

2025-07-15 15:04     来源:《风能》     海上风电机组海上风电海洋能源
7月的渤海海域,中车株洲所最新研制的12MW海上风电机组进入吊装倒计时。从2021年首台10MW样机“海平面一号”开始设计研发,到2024年27台8.5MW海上风电机组百日交付并网,再到2025年全球领先的20MW漂浮式机组“启航号”成功吊装,中车株洲所仅用四年时间,便完成了从“海上风电新兵”到“海上风电中坚力量”的华丽转身。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车株洲所海上风电中标容量跃居国内第一梯队。

技术平移:轨道交通基因注入海上风电

中车株洲所的“海上长征”始于一次战略抉择。2021年,当陆上风电竞争日趋白热化时,这家深耕风电领域17年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海洋,将高铁的可靠性基因与高端装备制造经验平移至海上风电领域。

首台10MW样机“海平面一号”便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机组采用半直驱传动链,齿轮箱与发电机刚性连接的设计灵感源自高铁动力系统,使机舱长度仅相当于陆上3MW机组;变流器搭载中车自研IGBT芯片,其可靠性在高铁牵引系统中历经多年验证;甚至机舱内轨道巡检机器人,也脱胎于轨道交通的智能运维技术。设备平均可利用率超过99%。

这种技术跨界融合在深远海领域更显威力。全球最大漂浮式机组“启航号”,其传动系统借鉴了高铁牵引电机技术;22MW发电机融合了轨道交通电机技术,其ILA耦合设计能同时模拟风轮、风电机组、平台、锚链、动态海缆等五大系统的动态响应。“就像高铁要应对复杂地形,我们的机组能在17级台风中保持倾角小于5度。”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据测算,单台20MW机组年发电量可达6200万千瓦时,可满足3.7万户家庭用电,减排二氧化碳6.2万吨。

全产业链优势:从“单点突破”到“集群作战”

在辽宁丹东,中车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正加紧建设。这一布局背后,是中车株洲所独特的全产业链竞争力。“中国中车风电产业链齐全度全球最强,没有之一。”中车株洲所风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万宇宾的自信源于数据:发电机市占率全球第一、IGBT国内第一、叶片国内第二,更有齿轮箱、变流器等14类核心部件自主配套能力。

这种“集群效应”在山东海卫半岛南U场址4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中标标段采用的中车株洲所研制的8.5MW机组,叶片由时代新材定制,发电机采用中车永济电机,变流器装载自研IGBT模块。这种垂直整合能力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斩获的100.8万千瓦订单,仅箱变顶置一项技术就使塔筒电缆成本明显降低。

产业链协同更加速了技术创新。在漂浮式机组研发中,项目团队完成26版设计迭代,齿轮箱采用深海机器人密封技术,66kV干式变压器则借鉴了高铁牵引变流器经验。“以往需要跨企业协调的难题,现在内部会议就能解决。”海上风电产品线经理欧惠宇感慨。这种高效联动使得20MW机组从立项到树立仅用18个月,比行业平均周期缩短40%。

市场突围:从“跟跑”到“引领”的加速度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有望突破10GW,其中深远海占比超30%。面对这片蓝海,中车株洲所选择了“技术+场景”双轮驱动。

在传统固定式领域,其平台化策略成效显著。国家电投项目实测显示,定制化机组使发电量提升8%,LCOE降低12%。而在更具革命性的漂浮式赛道,中车株洲所已牵头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15MW+机组预计2025年下线。“我们不做PPT机型,只推出能让业主赚钱的产品。”万宇宾强调。

市场表现印证了这一战略。自2022年中标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V场址10MW首单后,中车株洲所相继中标山东海卫半岛南U场址450MW海上风电项目、中电建万宁海上漂浮式项目。并在2025年上半年中标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其有史以来斩获的最大的海上风电订单。“丹东基地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0台海上风电机组的能力。”万宇宾透露。

向海图强:书写新能源时代的“中车答案”

从黄海之滨到南海深处,中车株洲所的海上风电版图正加速扩张。在“双碳”目标下,这家企业给出的不仅是风电机组,更是一套涵盖“风场设计-智能运维-氢储协同”的系统解决方案。其“无人值守”系统通过北斗传输数据,能提前1天至2个月预警故障;正在测试的“风电+制氢”平台,则试图打通绿电消纳“最后一公里”。

“风电产业作为中国中车‘双赛道 双集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努力打造成为继高铁之后的另一张靓丽名片。”万宇宾提到。从近海到深远海,从固定式到漂浮式,从单一发电到综合能源,这场“蓝色长征”仍在续写新的篇章——正如“启航号”名字的寓意:既是中车海上风电的启航,更是中国深远海能源开发的启航。

推荐阅读

华晟新能源:以异质结技术破解海上光伏腐蚀与效率难题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29日,由上海市太阳能学会主办的海上光伏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2025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年会在上海隆重举办。作为异质结技术领军企业及海上光伏领域的技术先锋,华晟新能源受邀出席盛会,深入解析了华晟异质结在严苛海洋环境下的创新应用,为海上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可靠的华晟方案。海上光伏迎来发展黄金期,华晟方案应运而生本次研讨会汇聚了能源、海洋、生态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顶尖设计院、实证基地及产业链核心企业,... 2025-08-01

大唐海南海上风电事业部:以改革深化打造海上风电全链条零碳标杆

在能源转型与国企改革的时代浪潮中,大唐海南海上风电事业部积极贯彻集团公司与海南公司的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将党建引领深度融入大唐儋州海上风电项目的设计、建设与运维全链条,以创新实践推动国企改革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致力于打造海上风电系统化的零碳标杆项目,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大唐经验。绿色设计:海陆协同,共绘零碳蓝图秉持科学管理理念,该事业部在海上风电项目陆上集控中心设计中,将功能性与生态环保置... 2025-08-01

大连庄河海域海上风电项目启动招标,总规模80万千瓦

7月31日,招商局集团电子招标采购交易网发布大连市庄河海域海上风电场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核准前专题报告技术咨询服务招标公告。该项目涵盖 DL4 和 DL5 两个标段,总装机容量达 80 万千瓦,其中 DL4 项目容量为 60 万千瓦,DL5 项目容量为 20 万千瓦。(标段1:DL4)招标范围:大连市庄河海域海上风电场址DL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核准前相关专题报告编制技术服务。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包括但不限于完成风电场岩土工程初勘、风电场址的... 2025-08-01

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检测能力国际领先

今年来,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捷报频传: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以下简称“基地”)3、4号机位建成,检测能力达国际领先水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型风电机组六自由度全功率智能测试平台”启动;大唐南澳勒门Ⅰ扩建风电场全容量并网,总装机容量突破120万千瓦;濠江“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多个项目竣工,形成全产业链闭环。 2025-07-31

中广核涂茨280MW海上风电项目中标公示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广核涂茨280MW海上风电项目储能EPC总承包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据招标公告显示,中广核象山涂茨海上风电场工程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东北部海域,主要设备为储能电池单元以及配套设施,装机规模18MW/18MWh,站区内现有消防水泵房及消防水池、事故油池以及电气楼(投标单位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最新储能规范复核现有消防水泵、水池、消防管网、事故油池等是否满足储能电站需求,并按需要配置)、1面35kV开关柜。 2025-07-31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