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概况
平台名称:“阳西一号”1+30深远海综合养殖平台
平台结构:平台采用钢质半潜桁架式结构,配备四角锚泊定位系统,由一个6万立方水体的主养殖平台和30个重力式网箱构成,可抵御17级以上台风
设计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单位联合设计
建设单位:中水电四局(阳江)海工装备有限公司
▲效果图
每年收鱼200万公斤 能抵御17级以上台风
该平台建设一座六万立方水体容量的大型桁架式网箱,长100米、宽36米,配备集成智能监测、自动投饵、海水淡化等全系统。平台及配套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总投资近2亿元,预计明年1月投入运营,在下半年会有第一批渔获。
▲阳西青洲岛海洋牧场“1+N”养殖设施布局图
不同于传统塑胶渔排,“阳西一号”吃水更深,解决了传统养殖模式抗风浪能力差的缺点,可将现有近海养殖区域扩展到深远海,实现智能化渔业养殖,单周期可产出100万公斤石斑鱼、鳘鱼、军曹鱼等深远海鱼类,每年海鱼采集量可达到200万公斤。
▲深远海现代化智能渔场管控平台规划图
平台搭载自动投喂、捕捞设施,配置视频监控、水质监测、气象监测、5G通信基站等设施,并引入太阳能发电系统,为海水养殖提供了绿色动力,从而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渔业模式。
该平台以科技赋能,实现养殖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同时结合运维需求,满足运维和养殖工作人员居住需要,通过打造深远海海洋牧场产业模式,实现了阳江桁架类养殖平台从无到有的重要转变。
围绕着“打造海上的综合基地,辐射带动传统养殖网箱,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的目标,“阳西一号”与传统的产业、渔业、种业深度结合,将海上风电、海洋渔业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产业链的延伸,在全国具有示范推广的意义。
建设海洋牧场全产业链 深远海养殖前景更广阔
阳西有延绵174.37公里的海岸线和5668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面积,海洋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渔业总产量和海水鱼苗产量均居全省县级第一,向海图强大有可为。
近年来,阳西抢抓国家和省、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机遇,围绕省委提出的加快建设“海上新广东”的部署要求,大力培育海洋产业,向大海要食物、要能源,建设全国最大县域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和全国最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养殖海工装备是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关键,“阳西一号”1+30深远海综合养殖平台项目的开工,是阳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举措,标志着阳西在探索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建设上迈出了坚实一步。